來稿|獅城香會:美菲色厲內荏 中方辭嚴義正
中國國防部長董軍6月2日在第21屆香格里拉對話會(香會)圍繞「中國的全球安全觀」做大會主旨發言表示,中方歷來尊重各國的合理關切。同樣,中國的核心利益神聖不可侵犯,誰膽敢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必將粉身碎骨、自取滅亡。
這一擲地有聲、義正詞嚴的言論,體現了一位軍人的本色、代表了一國軍隊的軍魂、警示了一些心懷不軌的人別再居心叵測的圖謀與幻想。
撰文:陳文坪
這是董軍自去年出任中共國防部長以來首次參與香會對話會,也是在國際安全對話會上為中國的國防安全進一步闡明立場。他的發言也「附帶」另一層意義,就是對台灣民進黨賴清德政府「悄悄台獨」的回應。
回顧過去,民進黨政府自2016年上台執政後,放棄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導致台海關係嚴重倒退,持續動盪不安。
如2021年6月,蔡英文政府利用疫苗外交,先有美國參議員達克沃斯(Tammy Duckworth)、蘇利文(Dan Sullivan)和昆斯(Chris Coons)率領來自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的10人團搭乘美軍運輸機C-17抵達台北松山機場,捐贈台灣75萬劑疫苗。
2022年8月,受蔡英文政府之邀,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也乘美軍專機抵達台北松山機場進行兩天訪台,不但讓中美關係遭受嚴重衝擊,也破壞台海的穩定。
八年過去了,蔡英文也下台了,台海不但沒有緩和的跡象,而且還繼續擴大裂縫。
5月20日,賴清德上台,為民進黨政府連續執政開啟第三個任期。他在就職演說中不但沒有緩和兩岸關係,而且還在台海方面「加碼」,說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兩國論」,導致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在5月23日至24日,組織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於台灣海峽,台島北部、南部、東部及金門島、馬祖島、烏丘嶼、東引島周邊,開展「聯合利劍—2024A」演習。這可是最直接、最靠近、最大型的「圍台」軍演聯合行動,可說是回應台獨最具體的一次軍演。
而美國與菲律賓在香會上的言論,不單是「刀光劍影」,而且還有「劍拔弩張」,說白了是一種色厲內荏的態勢。這是在故意製造事端、唯恐天下不亂。
受邀發表主旨演講的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以大量篇幅談到南中國海相關的主權糾紛。小馬可斯說,如果中國海警蓄意殺害菲律賓人,這將與菲律賓定義的戰爭行為非常接近,「幾乎肯定越過紅線」,菲律賓將作出相應的回應,並相信會獲得盟友美國的支持。
小馬可斯的這一言論分明是借機升高對立,借外力來壯膽,借條約之便進行要挾,把戰爭「掛在」嘴上。不是通過有效的對話機制去磋商,反而是借國際會議來敲鑼打鼓,這對解決南中國的海域爭端完全沒有益處。 對菲律賓來說,只是贏得一時的掌聲,根本無法取得實質的效果。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香會上的言論,則可說是在鼓噪、煽動衝突。他被問到小馬可斯以上的言論時雖表示不願揣測,但他強調《美菲共同防禦條約》堅定如鐵,「沒有疑問,沒有例外」 。 這番言論無疑是在暗示菲律賓要與中國對着幹,「有我老美在背後支持你的態勢」。
他在香會演講中拋出新的「合流」(convergence)概念,稱印太地區的國家如今在安全上有了新的合流,這會形成一個更強大、更有韌性、更有能力的夥伴關係網絡,並定義印太安全的新時代。美國堅定地致力於對印太地區的承諾,「我們完全投入(all in),我們其他哪兒都不會去。」
回看奧斯汀2023年香會上的用語,他說:「毫無疑問,台海衝突將是『毀滅性』的。」2024年香會,他(美方)拋出與印太國家志同道合者「合流」。從這裡可以窺視,比起「毀滅性」的用詞,「合流」這個用語所產生的能量會更大、爆發力更強。
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說,全球體系也有斷裂點,亞洲必須非常謹慎以免發生衝突,在面對一層層風險時,不能陷入水煮青蛙效應。這可謂是給予最佳「註解」:熱愛和平的亞洲人民,須大聲向戰爭說「不」。
南海爭端與糾紛由來已久。各相關利益者都站在自身的立場來看問題。即便是有意讓「半步」也沒有人會先行提出,生怕自身的利益受損。回歸現實,與其一直爭端不停,不如共同開發造福社群。
國際關係錯綜複雜,歷史問題各有見解。國與國遇到領土爭端,兵戎相見,也是有過。但是,新馬兩國的領土糾紛處理方式,如海上有白礁,陸上有從北部邊陲貫穿至市中心的火車軌道,兩國領導人以雙贏的戰略眼光,加以解決,都是值得各方加以借鑒的。
在中國已故領導人鄧小平先生所提出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這充滿睿智的基礎上,再順應近年來的南中國海局勢發展,添加「共建互信、重啟協商」這兩點,必能達至事半功倍之效,也可避免局勢往惡化的方向行進。
各聲索國在南中國海的主權爭端,基於複雜的地緣政治原因,肯定不是中短期內得以妥善解決的。因此,擱置這些沒完沒了的爭議,讓相關各國共同創建互信的機制,以便邁向共同開發南中國海的資源、確保南中國海的和平與穩定,可謂是處理南中國海爭端的符合各方利益的最佳方案。
南海雖是多方有主權聲索海域,但在解決方案還無法讓各方接受時,「共同開發,造福社群」這一獻議是值得聲索方去重視、維持與推行的。
作者陳文坪是新加坡時事評論人,關注新加坡、馬來西亞、中港台等地的政治時事和經濟民生。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