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萬莘莘學子放榜 政府成績是否合格
文憑試的壓力不容小覤,在疫情期間完成高中三年亦非容易。不論成績如何,今天放榜的五萬考生都值得肯定、支持和鼓勵。
特首李家超寄語考生不論成績如何,「始終以積極樂觀的態度迎接未來的精彩人生」。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希望同學堅持不懈,向着目標前進,並認為他們一定會取得成功。
教育應該促進社會流動
不過什麼是精彩人生,什麼是成功?政府向來強調教育既為社會培育人才,同時也是促進社會流動的重要一環。政府的目標是讓不同背景的學生透過教育增強競爭力,保障他們不會因經濟問題而失去接受專上教育的機會。那麼在現實,教育是否能夠裝備年輕人,促進社會流動?
往屆教育局局長都強調教育對促進社會流動的作用,但政府在這方面的研究似乎不多。立法會在2015年曾經引用本地大學的研究,指出本港生活於富裕家庭的青年入讀大學的比率是貧窮青年的3.7倍,而父親是高收入或專業人士的話,兒子亦較大機會是高收入或專業人士。
基層學生升學機會較少?
如果我們翻查大學生獲發助學金的人數,或許亦能間接了解經濟能力和升學機會的關係。資助專上課程學生資助計劃設有家庭收入上限,例如2023/24學年的「調整後家庭收入」(大約為人均年收入)須低於84105元才能獲發助學金。參照本港的住戶入息分佈推算,大約是最低收入36%的家庭。
然而,過去五年獲發助學金的學生人數由19498人減至15519人,佔所有學生的比例亦由19.5%跌至16.2%。由此略粗推測,基層學生能夠升讀大學的機會比起其他人少了一半,而且人數近年一直減少。縱然推測有其局限,但說香港的清貧學生較難升讀大學,相信亦符合不少人的觀察。
如果經濟條件影響年輕人接受教育的機會,以至將來的發展前景,這就是階級固化,甚至是階級複雜的結構。早前法國巴黎發生騷亂,部份原因亦正因為北非移民面對階級固化的困境,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社會流動性為不少政府以及學術界所關注及研究,2019年經歷了一場大型社會騷亂的香港,在這方面亦應該認清問題,對症下藥。
由「贏在起跑線」到「躺平」
「贏在起跑線」的說法在大約十三四年前盛行起來,後來又有人說「成功需父幹」。來到近年,又有所謂「躺平」心態。綜合來看,「贏在起跑線」和「成功需父幹」其實就是「躺平」的前奏。
周三(19日)文憑試放榜,特首李家超表示相信「行行出狀元」,只要考生自強不息,一定可以為人生打開更美好的新一頁。年輕人當然要自強不息,但同樣關鍵的問題是政府是否做得足夠,給年輕人締造一個公平、充滿機遇的環境。不然,試問在一個憑努力難以向上流動的社會,如何能驅使年輕人不「躺平」呢?又如何能吸引年輕人留港發展,甚至生育下一代?解決跨代貧窮的政策,如果只是提供師友計劃、安排體驗乘搭飛機,那應該屬於不合格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