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又又又又又派糖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在《財政預算案》公布前,地產界再次要求撤銷樓市「辣招」,甚至形容為「阻住地球轉」。不過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甘冒「阻住地球轉」之名,在《預算案》中宣布「目前的各項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即所謂『辣招』,維持不變」,而且特意重申了一次。

地產界以至代理商有所要求,也許無可厚非。在商言商,他們當然希望交投活躍,樓市熾熱。但陳茂波作為財政司司長,除了要聽業界呼聲,也要看整體社會利益。樓價去年雖然下挫一成幾,但市民仍然難以負擔,而且近兩個月已有回升趨勢。維持「辣招」,絕對正確。

甚至乎,政府既然已經調整首置買家的從價印花稅,幫助市民節省五、六萬自住置業的成本,下一步可以研究針對非首置或三年內轉售的「辣招」是否有恆常化的需要。

基層援助應該持之以恆

每一個公共政策,都有它的政策目標。「辣招」是針對投機和投機活動,十年前需要打擊,現在同樣需要。新一份《預算案》將三項措施恆常化,包括是對有特殊需要學前兒童的支援、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以及低收入照顧者生活津貼,做法值得肯定。政府不應因為一時經濟波動而置這些群體於不顧,將逐年撥款改為長期承諾,是官員應有之義。

在減輕市民的經濟壓力方面,陳茂波宣布寬減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寬減兩季住宅物業差餉,發放額外半個月社會津貼,延長公共交通費用補貼等。其中不少措拖雖然性質單次,但實際上已經連年延續。

以薪俸稅的寬減為例,上限雖然由一萬減至六千元,但政府至少沒有因為預算赤字,而放棄減輕基層和中產的負擔。事實上,曾俊華及陳茂波兩位司長任內十六個財政年度,經濟高低起伏,但是十六份《財算案》之中的十五份也提供了薪俸稅寬減,唯獨沒有提出的2011年也不堪批評而「補派糖」。順境說「藏富於民」,逆境更要紓困,政府怎樣說也總找到「派糖」的理由。既然每年也寬減,政府為什麼不直接改革稅制,對中低收入市民更多支援,讓有能者承擔更多?

三百億可以用得更有效

當然,不是所有政策都應該恆常化,始終要看政策用意。在派發兩年消費券之後,陳茂波今年故技重施。2021年,司長表示要「刺激經濟,帶動消費市場及其他經濟環節加速復蘇」;2022年,他指出「新的一波疫情打亂了經濟復蘇的步伐」。但今年呢?疫情已過去,經濟增長亦預期達到百分之3.5至5.5,超過300億的公帑顯然有更應該投放的地方。

葉劉淑儀雖然反對再派消費券,也表示消費券可以「讓市民開心一下」。但是同樣的五千元,給基層帶來的幫助,以及對於月入五、六萬的中產而言,意義分別很大。五千元的營業額對於街邊小店是一回事,對於連鎖大集團根本不是一回事。就當要「讓市民開心一下」,同樣的公帑不是更加應該善用,幫助真正有需要的人?

2023年的$5,000電子消費券何時發放?

首期$3,000的電子消費券將於2023年4月向合資格市民發放,餘額$2,000會與新符合資格人士一起在年中發放。透過不同入境計劃在港居住及來港升學的合資格人士,會獲發上述總額一半,即合共$2,500的消費券。

本港近年派發的電子消費券金額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