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防輸入要看數據 內防擴散須做準備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特區政府在本星期四(7月7日)公布加強抵港人士檢測安排和暫緩個別航線「熔斷機制」,政府發言人指「新措施是政府經審慎檢視相關數據,並考慮到現時正值留學生回港的高峰期後所作的決定。」然而同一天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亦公布每日新增確診數字突破3,000宗,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更估計兩周後或「翻一番」至6,000宗。

關於今次決定理據,政府分析輸入個案數據認為上個月中以來「從海外地區或台灣抵港人士確診比率徘徊在百分之一至三之間,即每日錄得的輸入個案僅數十宗至少於200宗,佔香港整體個案數目不足百分之十」,再加上當局判斷機場「檢測待行」措施已可揪出絕大多數輸入個案,故此可以透過加密抵港人士檢測安排滿足「外防輸入」,毋須繼續依賴「熔斷機制」。

長線數據分析不容樂觀

不過,政府引用數據似乎僅及短期情況。隨着年初疫情回落,港府4月開始用個別航線「熔斷機制」取代地區性航班「熔斷機制」,然後5月放寬觸發指標,又在6月容許首犯罰款代替禁飛。在這幾個月間,4月新增輸入個案僅佔感染宗數的0.90%,比較3月的0.03%已經有明顯上升;而在5月及6月這個數字分別為10.68%及9.06%,剛過去的7月首個星期亦有6.96%,顯示近期輸入個案佔比實際遠高於前。

如果改看輸入個案佔同期抵港人士的比率,情況更加令人難言樂觀。實施個別航線「熔斷機制」前的3月輸入個案宗數只有入境人數的1.29%,開始實施後的4月進一步降至0.61%,調整觸發指標的5月卻回升至0.80%,更新罰則的6月再增至2.22%,今個月首星期甚至高達3.30%,反映抵港人士確診比率近幾月根本隨着「熔斷機制」的放寬拾級而上。

應該強調的是,上述兩組數據並非意味今次暫緩個別航線「熔斷機制」理據無法成立,可是當局向公眾解說分析個案數據的結果,似乎不適宜有如此過度篩選,只擇取短時間內對決策有利的部分作片面解讀。這種做法既有機會使得公眾誤判形勢、產生外遊返港已無甚感染風險的錯覺,同時也不符合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說的「按科學和數據」部署抗疫措施。

抗疫決策須以科學為首

另一方面,李家超在談及如何制訂防疫抗疫方面的策略時,除了說要「按科學和數據」之外,更多提到的反而是「減少檢疫所帶來的不便」。至於今次暫緩個別航線「熔斷機制」,政府亦再三強調決定旨在節省其「社會成本」,以至直接表明是想幫助應付7、8月這段「海外港人,尤其是負笈海外的莘莘學子回港的高峰期」。

減少不便和平衡其他需要誠然都是防疫必須考慮的因素,但過去兩年當局曾經為了減少航空公司或某些人士的不便而屢次造成防疫漏洞,已經令得整個社會付出高昂的成本和代價。希望特區政府不會在換屆後又一次「好了傷疤忘了痛」,忘掉前車之鑑導致故態復萌。

具體針對「外防輸入」一事,我們相信主事官員、專家這次取締「熔斷機制」仍然有其科學根據,亦即「檢測待行」與檢疫檢測已經能精準攔截輸入個案。只是當局日後理應更全面、清楚地交代背後科學理據,並且考慮發放更完整的疫情資訊,譬如恢復2月起停止公布的個案詳情,以及詳盡每日檢測數目、個案病毒變種株種類等,這樣方才可令公眾更安心及知察疫情發展情況。

以目前疫情發展來看,政府和社會恐怕都得做好相應準備,未來可能有社交距離限制措施重新收緊、「封關」繼續延長或進行全民檢測等情況。沒人會喜歡防疫措施帶來的「社會成本」,但病毒再度蔓延卻是在同等「社會成本」上帶來更多的人命傷亡。想要避免每日個案「翻一番」甚至重回五、六位數的高峰,任何「外防輸入」及「內防擴散」的選項均不應該先行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