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林鄭倡股息補貼港鐵票價 何不直接回購
林鄭月娥終於在周一(2月27日)公布她的完整版競選政綱,其中一項最受社會關注的倡議,是將政府所收的港鐵股息補貼港鐵票價,變相減價。表面上,公眾看似可從中受惠,但實際上卻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與其玩財技,何不索性回購港鐵?
特首選舉提名期將在周三(3月1日)結束,曾被指連政綱也要「擠牙膏」的林鄭月娥,終於公布她的完整版政綱,雖然無論她公布政綱與否,都未必影響到建制派選委對她的支持,但公眾始終關注,被認為是勝出機會最高的林鄭月娥,其民生政綱會作出甚麼承諾,而其中一項最受公眾關注的,是她建議將政府所收的港鐵股息,用作補貼港鐵長途票價,變相減價。
相比起另一熱門候選人曾俊華,其政綱中並未觸及港鐵票價的問題,林鄭月娥的倡議對不少深受車費高昂之苦的市民,特別是每天都需要乘搭港鐵上班、上學的乘客來說,固然是樂見其成。
運房屋曾經反對 林鄭「打倒昨日的娥」?
不過,這個建議或許又會令林鄭月娥受到批評,因為首先提出這個建議的並非林鄭月娥,而是港鐵主席馬時亨。早在去年4月,社會上有聲音要求撤消變相有加沒減的港鐵票價「可加可減」機制,馬時亨則提出反建議,倡港府以所收的港鐵股息補貼票價,但隨即被運房局反對,認為港鐵派發予政府的股息,已經是公帑的一部分,應該按公共政策優次分配資源,不應直接用作補貼車費。而按政府架構,運房局由政務司領導,當時的政務司司長正是林鄭月娥。因此,可能會有人覺得,林鄭月娥又再「打倒昨日的娥」,為何今天她所倡議的,卻沒有在擔任政務司司長期間推動?
但撇開這些政治爭論,最關鍵的問題,是市民能否從中得益。若按照港鐵2015年的業績推算,其香港車務收入約169億元,而港府獲分派的股息,則約47億元,若這筆股息全數用作扣減車費,港鐵票價有望變相減價兩至三成,對不少港鐵乘客而言,看起來非常吸引。
只是,若再細想這個構思,卻可發現當中的問題恐不少,此至少有兩方面。
其一,「減價」實羊毛出在羊身上。倡港府以股息補貼港鐵票價,有人會覺得只是玩財技,因為港鐵票價高昂的底因,是持有港鐵近七成半股權的港府,卻一直容許港鐵按「可加可減」機制,每年大幅加價。只要「可加可減」機制不變,無論港鐵車費是由乘客全數支付也好,又或由政府補貼也罷,其實都是取之於民,而且最終都是肥了港鐵,所謂減價,又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左袋過右袋」式財技 回購更加實際
其二,恐令港鐵服務水平下降。不少港鐵乘客除不滿意港鐵年年加價,亦同樣不滿意港鐵車廂太過擁擠。一旦港鐵獲得補貼,變相減價,會否吸引更多人棄搭其他交通工具,改搭港鐵,導致港鐵的擠逼情況更加嚴重,令到港鐵票價表面上看似更便宜,但實際上卻更加「逼爆」,最終因為減價,要在服務水平上作更大的犧牲?故有人曾提出,港府若以公帑補貼港鐵的先例一開,亦應考慮補貼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才可令全民受惠。
因此,與其以港府所收的股息補貼港鐵車費,大玩「左袋過右袋」式的財技,更應思考的實是直接回購港鐵,取回制定港鐵票價以至整體營運的決策權。根據目前港鐵的公眾持股量推算,港鐵「街貨」的市值約六百億元,就算收購價較現水平再有一定溢價,以2016-17財年政府盈餘高達928億元、財政儲備超過9千億元來看,港府財力足夠有餘。既然林鄭月娥曾指港鐵是三座民生大山之一,只要花不到政府一年盈餘的資金,就能為市民徹底移除一座大山,不是更直接、更「有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