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戶變陣 共同遏搶購潮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搶購潮未見平息,不只食物,許多生活日用品貨架亦被「清零」。零售商強調糧食供應穩定,但員工染上新冠病毒或成為密切接觸者而缺勤,以致物流和上架通通受阻。大家都是新冠疫情下的受害者,商戶、政府和市民都要做多一步,為社會降溫。

官員已多番保證糧食供應,例如每天公布內地進口菜及肉供應量,給傳媒拍攝內地部門以多路運貨到港。但市民看到超市、街市、藥房貨架清空,付費人龍異常地長,擔心今天不買貨,明天就沒貨買,結果搶購潮愈演愈烈。

有零售商代表說,大部分糧食和抗疫物資缺貨是因為員工染疫或當密切接觸者而缺勤,不夠人手運物資和將之上架,而非供應緊張。當然,有藥品在搶購潮下真的連庫存也賣光了,要補貨需要時間。

百佳3月4日宣佈張購令米及藥等貨品每單限5件。(羅君豪攝)

商戶多招遏搶風

解決人手不足實在不易,不少超市和個人護理店已經縮短營業時間或休業,而實施限購是另一個辦法。限購可延長銷貨時間,讓更多人能購貨。但業界要密切觀察新措施會否令市民誤讀為產品補給無期,反而加快市民購買。

要減退市民搶購意欲,商戶可以調整銷貨策略,例如暫時取消「買三送一」這類多買同款貨品優惠,以至增加同款貨品第三、四件起的價格,遏止「掃貨」行為。再者,消委會和行業商會亦要加密到市面巡查商品價值,並公開出售價格異常的商戶名稱,以制止炒風。在搶購潮下,長者、體弱人士或日間長期工作者未必能夠與其他人搶購物資,商戶應聯絡附近屋苑或社區中心了解此等情況是否普遍,有需要可為他們特設送貨服務。

針對個別缺貨產品的情況,零售業界要多加與政府溝通,尋求政府幫忙。藥房商會代表指,止痛退燒藥因為未能及時由境外入口,而消毒酒精缺貨是因為缺乏瓶子。訊息流通有助各界共議加快補貨的方法,例如有人便提議透過政府從內地進口撲熱息痛。

大眾連日到超市搶購貨品,令糧食、藥物均告缺貨。

非常手段穩民心

我們希望搶購潮隨着不少市民購足貨,或者商戶應變措施奏效而消失,但萬一熱潮未消,業界就需要出動非常方法。市民最憂慮未來缺貨,為此,連鎖超市和零售商可以考慮邀請傳媒拍攝倉庫庫存狀況,而就着一些被搶購的貨品類別,企業可以透露未來一月進口訂單的數量和預計日期。此外,藥房和零售業商會也可以向會員收集貨量數據。企業可能認為存貨和訂單資料敏感而不願公布,但現時正值非常時期,商界要多為社會大局着想,盡力令市民釋除缺貨憂慮。

當然,要停止搶購潮,根本之道是政府清楚交代全民檢測的日期和外出安排。若要禁足,市民要有充足時間在事前購物、禁足期間能聯絡政府支援基本物資等。官員、專家盡快有一致看法,可避免零售界和市民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