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通俗文化中的藝術價值
旺角泉章居霓虹招牌屹立多年,早已成為旺角其中一個地標,不過隨著旺角泉章居自去年停業後,門外霓虹招牌去向一直備受關。霓虹保育團體「霓虹交滙」(Tetra Neon Exchange)指,曾於最少八個月前已開始跟進相關事宜,甚至曾與現任管理層進行了面談,惟最後未達成共識,而日前就有市民拍得招牌已被拆卸。
舊霓虹招牌暗藏文化價值
對比其他不同的霓虹招牌,泉章居霓虹招牌更有另一個給予了大眾討論的空間,組織「霓虹黯色」指,翻查資料發現早期位於深水埗的泉章居店舖外牆上所寫的是北魏楷書,而且對比過往的手稿圖亦的確用上了北魏楷書寫成,更有民國時代著名寫草書書法家于右任題字,而現時招牌中所使用的字體為草書,招牌修改幅度之大於過往並不常見。
其實霓虹招牌除了是香港市民過往生活的印記,更是一直作為香港夜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不但構築外國對香港街景的印象,更是對流行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在過去不同的知名影視作品中,例如日本動漫版的《攻殼機動隊》及電影《銀翼殺手》都深受霓虹招牌啟發,往後甚至成就了一種世界知名的視覺風格——數碼龐克。
文化與安全要作出取捨
平情而論,霓虹招牌雖然是香港街道文化及歷史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強行盲目原址保留無疑有一定難度。過往由於缺乏建築規限,不同的店舖都會加建霓虹招牌於大廈外牆以作招徠,但招牌安全的責任往往難以找到承擔者,而且又發生過多宗招牌掉落意外,基於街道安全考量,拆掉招牌工作無可避免。
而政府亦有於不同時間都有推行政策去作出管制,當中包括:2010年推行「小型工程監管制度」、2013年實施「違例招牌檢核計劃」及2014年起實施的「目標街道大規模行動」,將不合規格的霓虹招牌清拆,單計2018年至2020年9月屋宇署就發出了2,439張清拆令,而已拆除或修葺招牌的數目(包括違例、棄置或危險招牌)更多達7,888個。
善用資源活化保留特色招牌
多年來的拆卸工程令霓虹招牌在香港「買少見少」,但同時亦喚起了港人對霓虹招牌保育工作的關注,其實政府亦可以對有額外文化價值的霓虹招牌作出保留,一方面可以對香港街道以至通俗文化作出記錄,同時仍可以其作為闡述香港歷史的載體。
正如西九M+策展人彭綺雲所言,本港的視覺文化孕育自多元混合的獨特環境,也融合中西薈萃的交流碰撞,更在限制之中展現創新及變通,很多事物都只可能在香港作為背景之下發生。相信霓虹招牌亦是其中一例,既然博物館「香港:此地彼方」展覽就希望以藝術、平面設計、建築及電影,多角度勾勒獨有的香港故事,而且已經收藏了森美餐廳「霓虹牛」及「鷄記蔴雀耍樂」這兩塊招牌,不妨考慮再收多一塊霓虹招牌,進一步闡述香港招牌與香港特色廣告字體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