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山配水庫|保育工作要做得更好
去年底一度引起清拆風波的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於今年3月被古諮會確定為一級歷史建築後,水務署於上周四(25日)公布決定有限度預約開放配水庫。市民可在12月1日起於政府「深水埗配水庫」網站專頁報名,預約導賞團進入水庫遊覽。
由水庫內部建築重見天日直至現時水務署公布即將開放予大眾入內參觀,歷時不足一年。現時主教山配水庫已完成臨時加固工程,包括加設地台通道、樓梯、玻璃頂蓋及照明系統等。當局表示在硬件配套完善後,部門就可以着力解決比較具即時性的軟件問題,以便日後作出更全面的規劃。
古蹟導賞人數限制太大
即將舉行的導賞團每日將分為上、下午時段出發,同時每周亦設五個團體時段,政府預計每月可接受約1,000人報名參加導賞團。然而對比現時其他古蹟入場人次,可以發現主教山配水庫的開放入場人次其實太少。
以法定古蹟景賢里為例,雖然此地並非恆常開放,但以政府有記錄的數字而言,純粹在2013年的14天開放日就已經有24,283入場人次。反觀政府預計每月可接受約1,000人報名的主教山配水庫導賞團,即使無間斷地舉行一年,亦只會錄得約12,000入場人次,可見人場人次限制其實太大,將來應該考慮容許更多市民報名參與。
保育活化不需與商業掛勾
另一方面,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5月時曾對配水庫作出評論,他指古蹟或文物不一定能成為旅遊景點,若不能將其特色突顯,或活化成公眾可以參觀或使用地方,最多只能淪為打卡地點,更指大澳警署變成大澳文物酒店,加入了營運者及商業元素,是為一種活化及旅遊景點的成功例子。
不過,觀乎過往由政府主導的活化計劃,與商業發展掛勾未見得是一個最好的安排,例如「元創方」在活化歷史建築時未有同時活化出相關建築的歷史價值與故事,難免予人一種過度商業化的感覺,入場人次更是長期偏低,所以政府有必要思考商業掛帥以外的保育路向,例如建構闡述香港特色本地文化的深度旅遊事業。
現時配水庫的開放安僅排為短期規劃方案,期間會收集公眾對於長遠保育的意見,意味着局方現時其實未有長期活化方案具體藍圖,可是亦正因為如此才令其未來規劃可以更具彈性,各個部門應當做好有關工作,別讓公眾再次因為商業化保育而失去欣賞一個歷史建築原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