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各自發展方是穩定兩國關係的上策
中美兩國元首的對話日前終於舉行,為美國總統拜登自今年1月上任以來首次與中國領導人的直接對話,外界自然關注是否能夠為中美兩國近年緊張的關係降溫。會議結束後,中國媒體普遍報道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至於西方媒體的評論則傾向指出「兩國是次對話並沒有任何具體突破」,並認為問題關鍵都將繼續落在「如何避免擦鎗走火的衝突升級」。
兩國媒體重點落在不同位置,自然是因為兩國在價值觀上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尤其是中國把注意力集中放在美方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反映領土完整是所有問題的核心,美國社會卻把關注的重點放在中國領導人是否願意改善國內人權以及法規問題等,導致兩國社會對於會談成果出現不同解讀。然而,即使價值觀差異是兩國難以磨合的問題,習近平在會談中提出「中美各自發展」的論調,實際上也為兩國處理多分面的分歧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外交是國內問題的延伸
習近平所提出「中美各自發展」的概念,有如直接指出了今日中美兩國之間的衝突是源於國內的問題。尤其是美國國內近年十分流行的說法:「中國搶掉了我們的工作」(China's "theft" of American jobs),美國社會普遍選擇相信美國經濟的疲弱是因為中國所致。因此美國政府遂對中國貨物添加各種關稅,並試圖把中國的貨品排斥於美國市場之內,從而挽救國內疲弱的經濟並藉此創造就業機會。但是這往往也因為美國國內的競爭力下降,以及各種經濟活動減少。美國政府把矛頭指向價廉物美的中國貨品,並且以貿易戰等的方法把國內的發展瓶頸怪罪到中國身上,實際上只是「選易捨難」,視中國為經濟上的敵人,並且迴避了處理國內發展的問題。
要避免國與國之間的衝突,正視自身國內的問題才是正本清源的辦法。而近年中國政府大刀闊斧「整頓」各個行業,正正是說明輸出問題並不是必然。惟西方媒體往往只是視中國的措施是「粗暴地」干預市場,握殺各所企業在國內的生存空間,這正正說明西方社會未有透徹地理解這些政府行為的背後原因,而且有意無意之間忽視了這些「整頓行為」是希望透過政府的早期介入避免國家出現發展的瓶頸。
改善內政有助避免國與國衝突
回顧中國在2013年前後的經濟表現,當時亦面對著產能過剩的尷尬處境。特別是,當時中國各類經濟活動陷於供過於求,經濟雖然陷入積極的擴張,但是市場未能有效地消化過剩的產能。因而,當時西方媒體的評論都認為中國的經濟將因為供過於求而陷入資源浪費,並將引發各種經濟危機,尤其是部份企業因大規模滯銷而資不抵債。但是,在2016前後中國政府決心擴大內需,大幅更新了國內的基礎設施,扭轉了當時並不樂觀的經濟問題。如今中國的房地產、平台經濟等的措施正正是如出一徹,有助避免問題外溢。
明白外交是國內問題的延伸,往往是最直接理解國與國衝突原因的方法,然而把這句說話倒轉思考,也會發現解決衝突問題的方法就是恰當地處理好國內的問題。所以中美若能各自發展,其實犯不著產生衝突。近日,美國總統拜登亦在美國簽署了接近1萬億美元的基礎建設方案,嘗試通過擴大美國國內的內需,改善美國基礎建設落後的問題。這亦說明美國總統並非不理解「調控好」中美矛盾的關鍵在於發展,只不過在實際成果出現前中美矛盾仍然會是美國轉移視線的「最有效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