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新時代的新使命|鄭永年

撰文:鄭永年
出版:更新:

過去40年,也就是中國開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已經促成8億人口脫離絕對貧困,僅十八大以來就有1億多人口脫離貧窮,這些都是世界經濟史上的奇跡。那麼我們下一階段怎麼做?十九大提出中國未來「三步走」,到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這一步已經實現),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2050年實現全面社會主義現代化。無論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還是全面建成現代化,「共同富裕」肯定是一個重要主題。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如何持續發展,實現共同富裕,成為擺在中共案頭的頭等大事。(美聯社)

為什麼要追求共同富裕?首先,共同富裕是今天人類命運共同體面臨的一個普遍性問題。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還處於低度發展,甚至貧困狀態。中國現在把這個問題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就是因為中國已經完成前一個使命,即實現了全面小康,現在正在向共同富裕的社會進發。我們要為這個世界性的問題提供中國方案。如果成功了,不僅對中國本身意義很大,而且對世界、對我們現在提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都具有很大貢獻。

其次,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使命性的政黨,在每個階段都有其使命,當前已基本完成「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任務,下一階段的任務就是繼續帶領人民實現共同富裕。

第三,共同富裕是為了實現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共同富裕不是簡單的分配,而是為了進一步的經濟發展,要做大做強中產階層,擴大國內消費市場。同樣重要的是,高質量的經濟發展必須由創新主導。

第四,共同富裕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共同富裕不是「分大餅」,而是要繼續把「大餅」做大,中國的經典說法「有恆產者有恒心」就是這個道理。有了恆產人民就會更加愛國,社會就會更加穩定。

中國具備制度優勢,為克服各種挑戰以實現共同富裕創造了條件。(Getty Images)

當然要實現共同富裕並不容易,面臨着很多挑戰。比如中等收入陷阱,還有中國所面臨的國際環境,以及中國在內部發展過程中的一些短板——尤其是技術方面等。中國是能夠實現共同富裕的,因為我們有很大的制度優勢。

首先是經濟方面,中國有國有資本、民營資本,還有政府跟民營企業互動的混合資本,這三層資本經濟結構非常合理,而且目前人均GDP還有上升空間;其次是社會穩定;第三,中國在政治上非常穩定;此外,還有社會優勢、文化優勢等等。

中國人民非常勤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積累的財富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很重要的物質基礎。同時,作為儒家文化圈的主體,文化資源豐富。所以,我們要有信心來實現共同富裕。

「十四五」規劃要把浙江作為共同富裕示範區,這對中國的意義非常重大。因為深圳畢竟只是一個城市,上海浦東畢竟只是一個城市的一部分,而浙江作為一個省,既有城市又有農村,有發達地區又有比較落後的地區。如果浙江做到了共同富裕,對全國絕對有參照意義,是可輻射、可推廣的,這也是中央對浙江寄予那麼多厚望的原因。

浙江為什麼能做到公平發展?因為浙江處理好了很多重要的關係,包括國企與民企的關係、內資與外資的關係、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大型企業與中小微型企業的關係、製造業與服務業的關係、工業與農業的關係等等。

比如,寧波要發揮自己的優勢,進行製造業升級。寧波的經濟結構跟德國類似,應該學習德國。德國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依靠的就是製造業。製造業能創造大量就業,有就業就有稅收保障。政府跟企業兩條腿走路,寧波在這方面是有很大的優勢。希望到2035年,寧波可以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編按】本文整理自鄭永年教授在2021雪竇山全球智庫論壇(10月23日於浙江省寧波市舉行)的發言,《香港01》獲授權轉載。鄭永年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代行院長、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