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大火訴說着貧窮悲歌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高雄城中城大樓於本周四(14日)凌晨火災,導致近百人死傷,揭示當地積存已久的長者及貧窮問題。更重要的是,這些災禍在包括香港在內的各個城市不時發生,解決問題不能只着重於多少新建設,同時要根治社會痼疾。

今次火災死傷者多是長者和體弱人士,官方統計死者平均年齡達62歲。消防員在救火期間發現樓梯間充滿雜物,居民直斥有防火門被拆導致火勢蔓延,正正反映大樓缺乏管理,弱勢群體長者被忽略。

城中城大樓在1981年完工後,百貨公司、戲院、舞廳酒樓、溜冰場先後進駐,繁榮一時。而大樓座落的鹽埕區也曾是市中心行政區,相當熱鬧。後來因為商業區轉移,加上大樓缺乏管理,又多次遭遇大大小小火警,繁榮不再。商業樓層空置,內部破落不堪,較高樓層成為住宅並設立劏房,而因為房價租金低,有些單位售價只需50萬元新台幣,租金只需3,000元,故吸引了老弱窮人入住。

當地民眾早已戲稱大樓為「高雄第一鬼樓」,政府官員沒有理由不知道內裏亂象,只是視而不見。難怪前任高雄市長陳菊在社交媒體留言哀悼後,被網民怪責為何執政多年卻不在任內改善大樓的消防安全,推動市區更新。

高雄鹽埕「城中城」10月14日凌晨發生大火。(Facebook/高雄大小事截圖)

災後高呼滅貧 卻無以為繼

不少媒體報道火災為台灣少見,對上一次是1995年台中市餐廳大火。若然我們把眼光擴闊一點,這樣與社會低下階層相關的火災,一次明顯案例是2017年倫敦的格倫費爾大樓大火。倫敦大火揭示了屋宇管理單位失職,市政府漠視住戶的投訴報告,翻新外牆時為了降低成本用上易燃物料等,通通成為火災的遠因。儘管格倫費爾大樓身處英國富裕的肯辛頓區,政府和社區其實早有能力改善大樓的建造和環境,基層民眾的居住安全卻不獲重視。

另外,2005年颶風卡特里娜侵襲美國新奧爾良,非裔美國人遠較白人受苦,例如水浸最嚴重的地區是非裔社區,當政府呼籲居民撤離,他們沒有代步工具和金錢離開。相同的是,隨時日過去,民眾和政府的關心漸漸淡化,貧窮、種族隔閡等仍然長存。例如倫敦大火中的六個家庭至今仍然住在中轉居所,因當地缺乏廉價的社會房屋而未有永久住處。

回看香港舊樓數以千計,不少同樣集合了因為貧窮而成的問題,包括劏房、老弱者缺乏社交支援、缺乏資源修箿物業、缺乏教育水平管理樓宇等。貧窮是日積月累,必須持之以恆而且多管齊下地解決,政府角色可謂責無旁貸,必須在下次災禍前讓每個人有合適的住屋環境,包括最小居住面積和最基本的設施和服務。

滅貧、除災禍 安居是必然一步

政府今年初建議修例,賦予部門「入場權」,先為有安全風險的舊樓進行提升消防安全設備工程,再向業主收費。政府化被動為主動,值得肯定。消防和清潔支援亦可考慮恆常化並提供津貼,鼓勵業主參與大廈管理見證成效。

進一步來說,公營房屋部門要加緊推動舊區的復修或重建,一個廉租單位已經解決了不少基層的生活難關,例如有餘力把更多收入放在醫療和學習,改善生活質素。各界渴望香港終結劏房,背後目的就是見到基層市民安居。舊樓復修重建固然要花政府大量資源,但如果支出能夠長遠令萬千市民生活脫貧解困,減少社會的潛在隱患,政府還是值得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