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深聘香港中醫師 特區政府更要反思
廣東省中醫藥局在周一(30日)公布,擬在今年內在廣州及深圳選定公立中醫醫療機構試點,以合約形式招聘港澳中醫師。省衞健委同日公布省內七家中醫醫療機構招聘12名港澳註冊中醫。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歡迎此措施,指本地中醫師可以進一步在國家醫療體系工作,促進中醫藥交流,「同時讓香港的中醫師,尤其是年輕一代的中醫師,有機會到大灣區發展」。
粵方推出的12個職缺是繼CEPA後的進一步放寬港澳中醫執業的措施。CEPA容許港人在通過內地醫師資格試並取得證書後私人執業,新措施是《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方案(2020至2025年)》的一部分,透過打開公立醫療機構大門,讓香港中醫直接從事臨床和研究工作或培訓。
內地進一步放寬香港中醫執業限制固然是好事,即使內地的中醫教學多採用西醫思維,跟本地課程有所不同,但兩地仍然大有合作交流空間。若果措施順利,相關職缺或會更多。
中醫師過剩乃政策不足的結果
然而,港府、中聯辦在歡迎措施之餘,亦要評估措施短中長期對中醫師供需的影響。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陳澤濤稱,香港註冊中醫師過剩,此舉是內地體現對香港的關心與關懷。然而,香港的中醫師供過於求,並非因為市民的醫療需求小。事實上,香港的總體醫療需求強勁,只是市民求醫對象偏重西醫,尤其是公立醫院。
根據教育大學香港研究學院的調查,去年約有35%受訪者光顧中醫,比西醫的約72%低一半,而87%受訪者贊同政府把中醫納入公營醫療服務。中醫雖然早已植根香港,但兩組數據顯示,中醫在公私營市場仍有擴張空間,令更多中醫師維持生計。
再者,2017年發表的《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推算中醫數目迄今供過於求,但未來幾年供需差距逐漸拉近,到2025年有望平衡。再者,預計2025年運作的首間中醫院又會吸納部分人手,中醫需求預料會增加。
擴大應用 發揮所長
故此,香港政府不應視中醫師為需要對外輸出的人手,而是應思考如何透過政策及措施發揮中醫在治病、診症和病後調理的優勢,既是發展香港的中醫業,也同時紓緩西醫的診症壓力。
現時公立醫院有中醫門診和中西醫協作先導計劃,但只針對中風、癌症紓緩、下腰痛和肩頸痛治療,未能推廣至更多病症,局限了中醫在醫院的應用範圍。相較之下,港大(深圳)醫院就特設中醫科,醫治腫瘤、免疫內分泌、針灸推拿、脾胃等科,與其他西醫專科並存,其營運模式亦值得香港公營醫療部門參考。
隨着大灣區內城市體制整合,人才流動可說預期之內。對香港而言,若果有個別行業人才供應的確有多,外流不是問題。但所謂中醫過剩其實是資源未被善用之果,如今醫療資源不足應付人口需求,港府不可眼睜睜看着中醫人才被粵方城市拉走。大學生報讀本地大學中醫課程,就讀內地中醫院的港生願意回港執業,多少表示香港仍有吸引力。就此,港府應先盡力擴大內需市場,留住他們服務港人。
不只是中醫界,在創科、商界等界別也如是。港府、中聯辦以至建制派構想大灣區的人才流動觀念,很多時候也是為香港解決失業、人手過剩問題,但這從利益和道德上也是錯誤的。官員必須轉換思維,先行檢討失業、人手過剩原因,透過建立產業和改善營商環境吸納人才。香港解決自身問題,正是為大灣區發展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