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券熱潮之後 電子支付往如何走
政府的電子消費券計劃反應踴躍,首批合資格人士最快周日(8月1日)獲發消費券。商戶和四個電子支付工具商已經各出奇謀吸引市民消費,市民大可以配合優惠選購產品和服務。消費券是香港一個大型消費實驗,政府要掌握款額去向和普及程度,以及設法進一步便利電子支付。
隨着八達通在千禧年代前後普及,香港早已適應無現金支付。消費數碼化的歷程後來給內地以及其他社會趕過,直至因為網購、新冠疫情、虛擬銀行興起以及政府推出電子消費券才再加快,最明顯的例子是以往最難「攻陷」的街市檔口和的士也接受八達通和數碼支付。
公開消費券數據以判斷成效
直至周四(29日),逾650萬人登記電子消費券。他們的消費行為是各行業調整行銷策略的依據,政府宜與電子支付工具商合作,向商界以至公眾公開去除個人資料後的消費數據,了解消費券的成效。例如在325億金額當中,多少流向大商戶,多少流向中小型商戶,每次消費額分布,以及在街市、的士的使用情況。此外,政府亦要檢視消費券有否出現財爺陳茂波預期的乘數效應,還是只是替代日常消費而已。
當然,電子支付的發展不應只着眼於電子消費券,而是着眼於便利交易和促進數碼轉型。在便利交易方面,首要是降低消費者和商戶的手續費等交易成本。有電子支付營辦商早前豁免商戶安裝裝置費用,又優惠手續費,但優惠期限後各項交易費會否恢復至商戶難以接受的水平,打擊用機意欲,值得留意。
推動電子支付不止於消費券
進一步說,社會要捕捉新的電子消費趨勢,例如東南亞興起「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的付款模式,風氣近來也吹到香港。消費者可以使用電子扣帳卡或信用卡先購買貨品服務,再在指定日子一次過付款,這樣可以減少付款次數,而能夠清還款項者可免付利息,部分推出此服務的金融機構備有帳單分析和整合功能,鼓勵消費者理性消費。
對政府而言,正如陳茂波早前提及,探索央行數碼貨幣才是關鍵,尤其應用港元數碼貨幣和數字人民幣。前者若能在零售層面應用,令零售支付系統更方便快捷和低成本,用戶即使沒有上網亦可進行交易。後者則方便內地和本港居民跨境支付,以至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政府推銷消費券的口號是「齊齊消費,帶旺經濟」。無可否認,政府過了新冠疫情最嚴峻的時候才開展消費券,已經錯過拯救商戶的最佳時機,大批商戶早已結業。那邊廂,疫情未過,通關無期,經濟難望靠一次消費券回勇。消費券在今天的最大意義,就是推動電子支付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