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南自貿港學習如何扶持產業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本星期一(6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有關《海南自由貿易港法》的新聞發布會,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長馮飛於會上表示在推出優惠政策的同時,也會「堅決不讓海南自貿港成為『避稅天堂』」,並且會就「強化源頭管控」、「把好政策制定關」及「加強日常監管」採取一些措施。作為一個正慢慢崛起的鄰居對手,海南在這方面無疑是有地方值得香港學習借鑑。

6月10日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海南自由貿易港法》,為海南省建設自由貿易港提供了基礎法律授權,當中的第4條及第18條分別提到海南自貿港要「持續優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公平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實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保障公平競爭,營造公開、透明、可預期的投資環境」。

海南自貿港。(資料圖片)

簡單低稅制不等同避稅天堂

眾所周知,海南自貿港將跟香港一樣實施簡單低稅制,這點也被不少人視為是參考香港,但和香港不同的是,海南可是開宗明義避免成為「避稅天堂」。去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已經提出當地按照「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強法治、分階段」的原則建立稅收制度,而避免成為「避稅天堂」一事即屬於當中「強法治」的部分,其具體措施包括「強化對偷漏稅風險的識別」、「防範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積極參與國際稅收征管合作」等。

與此相對,港府的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今年3月接受《金融時報》專訪,居然親自向外國投資者保證「在一段時間內香港將會維持是個避稅港(for some time Hong Kong will still remain a tax haven)」;同月英國反避稅組織「稅收正義網絡」也公布了最新的「企業避稅天堂指數」,香港排名由前年的第10位攀升至第7位。隨着近日國際應對稅基侵蝕及利潤轉移行動取得了長足進展,「全球最低稅率」幾近確定快將出爐,這種繼續自滿於「避稅天堂」的態度可謂完全落後於人。

扶持產業毋須全靠稅收優惠

對「避稅天堂」的迷信與否,自然也會影響本地產業扶持政策。早於2015年5月,國務院《關於稅收等優惠政策相關事項的通知》已規定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批准執行的優惠政策「安排支出一般不得與企業繳納的稅收或非稅收入掛鉤」,而在今年5月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據此發出了《關於規範產業扶持財稅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重申「各市縣政府、各部門以及有關園區今後在制定招商引資、產業培育和扶持政策時,一律不得簽訂或出臺與企業繳納稅收直接掛鉤的扶持政策」,並且將於本星期五(6月25日)生效。

反觀香港在扶殖產業的時候,往往就只懂得直接寬減稅項了事。除了直接提供稅收優惠之外,海南有什麼「板斧」扶持產業?《通知》列舉了「簽訂對賭協議」、「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建設孵化器、加速器」等眾多措施,但是最值得港人注意的,就是它亦提到政府可以透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減輕企業運營成本、提升公共服務水準與簡化審批評估程序來吸引企業進駐,無奈偏偏就是這些與基本管治相關的環節,特區政府近年表現都做得不夠好。

當「簡單低稅」不再成為「招牌」,香港能否發展出其他新優勢以維持自身國際地位?(資料圖片)

香港與海南固然可以靠聯動發展互補不足,雙方能夠各自專注於發展不同的產業,沒有需要走入彼此惡性競爭的死胡同,但這絕不代表香港就可以沉迷於昔日「避稅天堂」光環,毫不理會國際世界或鄰近地區的趨勢,尤其在地方扶持產業政策的問題上,減低對稅收優惠的依賴更加已經成為國家方針。香港如果不想被其他的地方拋離開去,必須跟海南一樣以建造公平高效的市場環境為目標,而其首要基礎則是一個做好其管治本份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