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國運押注比特幣的中美洲小國
多國近月接連傳出規管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消息,導致其幣值顯着插水,但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的國會周三(9日)卻在「絕對多數」表決下,通過將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創下全球首例,消息刺激比特幣價格反彈近一成。薩爾瓦多總統布克爾(Nayib Bukele)的冒進之舉雖然創佔全球先機,或可激活國內經濟,但其賭注的風險絕非便宜。
薩爾瓦多國會周三以大比數通過《比特幣法》,正式成為全球首個將比特幣提升至法定貨幣的國家,並假於90日後正式生效。比特幣價格受消息刺激,由周二(8日)的3.1萬美元重上3.4萬美元水平。總統布克爾聲稱,由於國家自2001年起使用美元作法定貨幣,而疫下聯儲局的量化寬鬆政策令美元走弱,大削該國的購買力,故為抵消聯儲局政策的影響,有必提升比特幣這種供應量不受央行控制的交易媒介為法定貨幣,並將之與國內流通的美元看齊。
薩爾瓦多認可比特幣與美元
布克爾除了認為新法可以惠及國內的金融創新、投資、旅遊業和經濟發展外,同時亦表示願意給於投資三枚比特幣的投資者永久居留權,以吸引國際資金。然而在美、中等大市場陸續傳出或已執行加密貨幣的規管和限制時,薩爾瓦多並非唯一反其道而行的國家,如南美國家巴拉圭早前亦有國會議員提出法案,欲為加密貨幣「挖礦」和交易創造更便捷的環境,可見薩爾瓦多並非唯一有意「富貴險中求」的國家。
撇除上述的潛在優點,薩爾瓦多作為依賴國民在外工作匯款支撐經濟的國家,這群外流的勞工每年向母國匯款總額達60億美元,相當於其GDP的兩成。但由於國內金融服務落後,多達七成人口沒有銀行帳戶,使至不少匯款須靠電匯等中介商執行,惟此方式卻涉及高昂的佣金。反之若然薩爾瓦多成功發展加密貨幣經濟,回流的匯款則可省卻中介商成本。惟問題是國內互聯網等基建在鄉村嚴重落後,未必有立竿見影的效用。
機遇與風險屬正比關係
薩爾瓦多欲乘着全球加強規管加密貨幣時爭奪市場,首先必須準備承受幣價大幅波動的風險。儘管布克爾理想地指出,若然全球1%的比特幣轉移至該國,總數已相當於每年GDP的四分之一。但即使當局已有備防患設立了1.5億美元信託,以抵禦幣價波動,其總額亦只是全球比特幣總市值約6.5千億的九牛一毛,不但未必足夠維持幣價平穩之餘,反而更有機會導致經濟過熱和通漲飛升,基層民眾未見其利先見其弊。
再者,多國政府現正視加密貨幣為敵人,原因之一就是其去中心化的設計,非常容易規避政府和央行的監管,並成為洗黑錢的工具。然而薩爾瓦多現時不但是中美洲人口販售的熱點,也是南美洲販毒集團打入北美市場的主要跳板。故當局提升比特幣的地位後,自然會令追查罪案資金流的工作變得更困難。
最後布克爾的舉動亦或會影響其與IMF的關係。IMF在新法通過前,雖然僅表明會密切留意未來動向,但機構向來都認為加密貨幣是避稅和洗黑錢的溫床,故對此抱有懷疑態度。惟薩爾瓦多作為IMF在美洲第四大受援助國,同時亦正向機構再申請10億美元援助,若IMF有意阻撓《比特幣法》成事,亦可暗中拖延或減少援助作為施壓點,直接打擊政府的周轉。誠然薩爾瓦多這次逆全球規管潮流的確甚有勇氣,同時亦會誘使其他國家跟隨,但這場豪賭是否能夠改寫國家長年不滯的國運,仍須留待未來方能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