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罕見達共識 摸索共存方式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上周末,美國分別在不同的兩個場合發表了有關中國的聲明。日本首相菅義偉在上周五(16日)訪問了美國總統拜登。與此同時,美國氣候特使克里訪華,並於周四至周五與中國的氣候特使解振華討論共同應對氣候危機。日美雙方在會面後發表了聯合聲明,當中不單著墨兩國關係,更大篇幅地提及聯手應對中國崛起對它們所造成的危機,揚言關注台灣、南海、香港、新疆等問題。

美日聯合聲明再一步強化了美日連盟對抗中國的形勢發展,鞏固了拜登重新聯合盟友對應中國威脅的外交路線。同時這也是自1969年以來52年首次雙方聯合聲明中提及台灣。這份聲明提及幾乎所有與中國相關的敏感話題,此舉當然地引起中國強烈不滿,也令外界擔心這會否為美日會否在西太平洋與中國爆發進一步衝突。尤其是近期在風暴中心的台灣問題,美國最近向台灣派出非官方訪問團,才再度引起中國不滿。台灣再出現於美日共同聲明,令人擔憂其可能發展成戰爭的導火線。

然而就在中美創拔弩張之際,雙方有關應對氣候危機的會談卻一出外界所料地達成共識,並在周日(18日)公布了聯合聲明,同意共同履行《巴黎協定》在內等減排計劃。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日本首相菅義偉4月16日於華盛頓舉行會談。

「競合」新型大國關係

中美兩國的全面角力的根本原因是中國國力崛起,美國單極霸權沒落以致無法再以其以往一貫手法處理國際問題及糾紛。因此,中美角力的實質面是兩國如何找尋一種新的關係以平衡兩者的權力。早在2000年代,中國已提出過「新型大國關係」的關鍵詞,主張「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大國關係。不過彼時中國實力還未正式崛起,國際上很少人認真看待中美應如何看待對方。

隨着中國崛起愈發明顯,美國國內開始意識到中國正威脅自己的地位。特朗普主政時期,對華鷹派發動了貿易戰,連鎖引發中美全面角力。拜登繼任之後,基本上繼承了不少對華鷹派的主張,但同時又提出了要與中國有競爭之餘,也有合作,提出了「競合關係」一說。

中美氣候外交能否緩和雙邊關係備受關注。圖為2021年4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於北京以視像方式會見來華訪問的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新華社)

「競合」聽起來要比全面對抗來得好。不過西方輿論卻對此多有疑慮。例如中美兩國在具體執行上是否分清楚什麼是該競爭的地方,什麼是該合作的地方。又或者,像BBC一類媒體很著意於提出對中國是否可信,又或者美國是否能一邊指控中國侵犯人權、一邊談氣候合作。

此時,中美雙方在氣候合作的問題上達成共識並發布了應對氣候危機的聯合聲明,同意在格拉斯哥聯合國氣候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之前共同行動努力達成減排目標,這可算是兩國關係近年中非常罕見的共識,也向國際社會宣示中美絕對可能合作,反駁了外界的不少質疑之聲。

兩國並存是常態

應對氣候危機的聯合聲明對於兩國而言都有正面意義,不單為險峻的關係降溫,同時也表達了現實主義仍然主導了兩國首腦決策層。氣候危機所威脅的不是特定某一國家,如果承載國家的地球本身面對嚴重危機,中美也難獨善其身,正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無論美國如何高調地反華,即使美國聯合日本等盟國企國對中國施壓,但至少也得其必須客觀理性地面對中國已經崛起的存在。而對中國而言,也不能輕率地做決定挑起更大矛盾。中美無論如何角力也好,至少還明白首先得共存,才有競爭。這也表示了兩國還不至於受投機分子影響而發生核子戰等不可勉救的局面。

如果中美保持理性,那在競爭之後,關係很可能終有一天會緩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接受官媒訪問時提到,他預期到2050年時,中國人均GDP到達美國一半,而總量為美國兩倍的時候,中美關係會有所緩和。當然這只是林毅夫的推論,中國能否在那時到達這個經濟水平還言之過早,但只要中美能理性管控風險,在競爭一段時間之後,屆時彼此的國力的發展自然會重新定型兩國的關係。而對於中國而言,中美角力最終如何終結,很大程度上也得看中國在角力下的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