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經濟發展方向正確 產業政策卻見空洞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三(24日)發表《財政預算案》,重心毫不意外是如何讓香港走出疫情的困境。不過,疫情終歸會過去,政府除了要思考短期內如何走出疫情之外,香港經濟仍面臨眾多來自外部的長期挑戰,需要產業政策才能加強實力。財政預算雖然在產業方面亦有著墨,不過內容流於空洞的口號化文句,社會未能清楚掌握到政府有何政策。
正如陳茂波在立法會發言時表示,中美仍有「不少深層次矛盾,往後仍會維持張力持續、鬥而不破的格局」,上任一個月有餘的拜登政府,對華政策幾乎承襲了特朗普時代的強硬,中美角力在未來十年以至數十年仍會影響全球局勢。面對日益嚴峻的外部環境,香港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不是靠幾句空洞的說話,而是需要通過產業改革,培養出自己核心競爭力,才能應付這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陳茂波的《財政預算案》致詞亦有「經濟發展的定位與方向」的部分,討論到全球局勢的影響與變化,指出「世界正經歷百年未見之大變局」,「經濟重心正在由西向東移」,並提出了一些產業長遠發展的方向。政府留意到香港不能再坐食老本,須有產業改革提高競爭力,這是正確的思考方向。然而,這些想法大多只是方向,內容流於空洞,未能成為政策。
只是重複既有發展
例如司長提到金融、創新科技、綠色經濟、空運、供應鏈管理和專業服務六個大有作為的產業,但除了金融業中比較具體提到要擴大內地金融互聯互通,借香港作為進入內地股市的跳板地位推出更多A股相關的金融產品外,其餘各項都欠缺有效的政策。例如理應是重中之重的創新科技一項,大部分的內容都是重複既有的成果或延續既有政策,未見政府有一個通盤發展創新科技的藍圖。
在產業方向中,陳茂波不時提到要參與的「粵港澳大灣區」與「一帶一路」,但在創新科技中卻也未有具體呈現出來,只是交代了既有的交流計劃,以及提到內地科研資金可以「過河」至香港。其他部分如空運業更似只是在吹捧香港空運業,並沒有新的政策可言。
平情而論,財政預算案花了不少筆墨於產業政策上,反映政府的確著意到香港的確不能食老本,不像以往般無為而治,總算有進步。不過其內容始終未有具體的藍圖和景願,香港的產業與經濟轉型亦未見出路。政府應加緊計劃,特別在金融業、創科及醫療產業上交代具體方案,不能只流於口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