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鐵「入錯線」揭監管機制不足 鐵路署應盡早成立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港鐵原計劃於去年9月改用新信號系統,惟當時遭傳媒揭發系統曾出現「入錯線」事故,港鐵才臨時煞停更換,並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事件。港鐵周一(2月1日)公布調查委員會的報告,調查委員會認為「重複設定行車路綫」並不涉及安全問題,但影響服務的可靠性,亦指港鐵公司團隊及承辦商西門子「沒有及時進行更詳細的調查是一個判斷上的失誤」。

新信號系統在去年啟用之前不久的8月,港鐵仍發文指「新信號系統及新列車經已完成所有必須的測試及演練,並且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批准,『一切準備就緒』」。若非傳媒揭發事件,未如理想的信號系統或許已在服務市民。事件誠如委員會所指屬判斷失誤,港鐵及政府除了應就此負上責任,更必須完善機制,防範事件重演。

港鐵周一(2月1日)公布調查委員會的報告,調查委員會認為「重複設定行車路綫」並不涉及安全問題,但影響服務的可靠性,(資料圖片)

不涉安全遭輕視

調查報告指出,港鐵公司團隊低估了「重複設定行車路綫」的複雜性,以致延遲匯報及解決有關情況。在事件初期,新信號系統承辦商西門子有限公司(「西門子」)及港鐵團隊均同意「重複設定行車路綫」的狀況,屬「自動列車監控系統」的「中等級別」的事項,並將之歸類為屬「非首日營運要項」(Day 2 item,報告解釋為「不會對系統投入服務有關鍵影響」的事項),使事件起初被認為屬於不會影響「安全及良好」的狀況。

港鐵收到西門子公司的匯報後,低估了事件的影響,未有即就事件向政府匯報。如報告指出,港鐵公司應主動就有關情況與政府進行磋商,而且從去年5月首次察覺有關情況起,港鐵公司團隊有不少機會可以通過正式或其他途徑與政府商討有關情況。

調查報告指出,港鐵公司團隊低估了「重複設定行車路綫」的複雜性,以致延遲匯報及解決有關情況。(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匯報問題源於機制

由於政府部門對於「安全及良好」兩者指引的不同,介乎兩者之間的事項因而由港鐵定奪須否匯報政府,間接導接今次的事件出現。誠如報告指出,「安全」部分的要求及指引全面、清晰,但對於「運作良好」方面的評估,調查委員會未能為其找到明確定義之外,港鐵公司的項目綜合管理系統(Project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內亦沒有就可能與「運作良好」有潛在關聯的情況訂立通報準則。對於是否需要、何時需要,以及如何通報也未有清晰指引,以至整體何謂「運作良好」仍有待釐清。

今次事件的出現,或多或少源於港府對鐵路工程的監管要求,未有照顧到鐵路「運作良好」作嚴謹監督的結果。報告雖指沒有發現任何西門子或港鐵公司隱瞞有關「重複設定行車路綫」狀況的證據,只認為「港鐵公司團隊判斷有所失誤」。但政府作為「核實監督者」,隨未來需要動工的鐵路工程日多,政府也自然需要完善現時鐵路監管程序。

政府作為「核實監督者」,隨未來需要動工的鐵路工程日多,政府自然需要完善現時鐵路監管程序。(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港鐵工程屢出事 需鐵路署監管

運房區在日前提交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的文件中指出政府將預計於2022/23財政年度成立鐵路署,以趕及在屯門南延線、東涌西延線、北環線等項目施工前投入服務。政府要待沙中線工程醜相百出後才設立鐵路署,本來已是後知後覺,如今成立的效率更是過慢,未能應付目前逼切需要。鐵路署將合併路政署鐵路拓展處及機電署鐵路科,專責政府對鐵路規劃及項目推展的監管。港鐵的沙中線工程屢傳剪鋼筋醜聞,多宗工程屢次超支,加上東鐵線信號系統所暴露的溝通不足,指引模糊的問題,一個能集中人手跟進鐵路事宜的專責部門自然刻不容緩。

鐵路的信號系統複雜,加上本港鐵路服務繁忙,香港政府對鐵路系統的要求自然不能止步於「安全」,而是需要考慮到港鐵日常龐大的載客量,力求提供「運作良好」的服務。政府應以專責部門肩負未來的鐵路發展責任,而非借用港鐵作擋箭牌,試圖透過屢次譴責港鐵逃避自身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