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扭轉大選結果無望 美國民主韌性的考驗方始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選舉的選舉人團周一(14日)正式投票,選出民主黨當選人為下任總統,自投票日結束以來眾多的選舉糾紛及訴訟,亦就此告一段落。早前自由派媒體及評論大肆散佈特朗普將指示司法部扭曲選舉結果、利用保守派主導最高法院推翻選舉結果、甚至欲策劃軍事政變拒絕讓位等種種陰謀論,均化為煙沒無人再提。而同日司法部長巴爾亦正式向總統特朗普請辭,獲後者接納並讚賞其工作出色,而巴爾亦讚揚特朗普任內政績,可算是特朗普在任四年內,比較好來好去的賓主分手。

在半個月前特朗普不斷投訴選舉舞弊,指使司法部徹查時,巴爾便與其大唱反調,稱未發現存在足以改變選舉結果的大規模舞弊證據。就此特朗普據報對巴爾極為失望,更傳出兩人決裂,特朗普欲解僱巴爾的消息。而巴爾請辭恰巧在選舉人團投票當日,並將於12月23日生效,有傳其因此避過特朗普或離任前提出特赦的法律程序,但也相信此因其在處理選舉訴訟一事完成後,已在內閣中再無角色。而僅在數日前,最高法院便駁回德州檢察總長狀告四大游離州選舉結果的入稟,亦正式中止特朗普謀求翻盤的訴訟戰。

巴爾與法官否定舞弊論

儘管最高法院中九名大法官中三人為特朗普委任,卻無人肯受理德州的提訟。兩名非特朗普委任的保守派法官托馬斯及阿利托,雖然願意聽取德州進一步說明,但不同意對方企圖利用訴訟拖延時間,即使審理亦不會要求更改喬治亞、密西根、賓夕法尼亞、威斯康星四州選舉結果。最高法院以簡短的意見書答稱,憲法保障德州司法權,但其他州如何進行選舉,德州無權置喙。

美國最高法院法官由總統任命、國會確認,難免會有黨派色彩,保守派及自由派的法官壁壘分明。尤其是近年國內的文化戰爭加劇,極富爭議的社會文化議題紛紛被推給法院,令最高法院予人有黨派鬥爭的戰場之感。然而從年中保守派法官裁定歧視同性戀僱員違憲一案,以及墮胎權仍然未被推翻可見,兩派法官縱然在詮釋法律上有所區別,甚至有個人立場的傾向,但他們仍會達成較為一致的裁決。今次最高法院拒絕推翻大選結果,足見特朗普陣營對拜登之指控份屬無稽,全然站不住腳。

2020年12月14日星期一,北卡羅來納州首府羅利,北卡羅萊納州最高法院首席法官謝里·比斯利(中)在北卡羅來納州選舉團的總統選舉人聚集在州議會大廈投票時宣誓。 (AP Photo/Gerry Broome)

拜登:美國民主已證明有韌性

白宮易帥、特朗普翻身無望,拜登周一在選舉人團確認結果後發表演說,聲言美國民主已通過試驗,是「有韌性、真實、強大的」。然而此說無疑過於天真。此次巴爾雖然不隨特朗普的調子起舞,公然抗命坦承大選沒有大規模的選舉舞弊行為,但不能忘記其之上任在於塞申斯(Jeff Sessions)不堪來自特朗普的政治壓力,還有巴爾在調查俄羅斯干預上屆美國大選的米勒報告書中,被質疑影響甚至扭曲米勒的觀點,並放過了涉嫌通俄之弗林(Michael Flynn)。美國向來奉行三權分立、司法獨立的原則,但聯邦調查局、司法部甚至法院,過去四年屢被質疑受總統的政治壓力。在此政治高度撕裂之情況下,兩黨及民眾均以立場先入為主,拜登如何重拾體制之公信力,顯然仍路遙艱辛。

當然,特朗普如此毫不尊重規章制度、無視程序公義、欲利用國家公器以牟取私人利益的統治者,最終亦不得不受各種制約,一個月後只能黯然下台。惟特朗普從來不是美國深層次問題之原因,而是其表象及結果。美國內耗四年光陰,拜登將來能否重新凝聚社會團結,帶領深受疫症及經濟衰退而打擊的民眾走出困境,那同樣——甚至更是——對美國體制韌性之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