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與建制斤兩多少 社會將有目共睹
民主派議員周二(12月1日)撤出立法會,意味行政立法皆已成為政府和建制派的天下,「全面執政」是否就會帶來新局面?部份人對此有期望,因為他們認定民主派過往一直阻礙政府施政,但更多人根本沒有期望,皆因執政聯盟從沒做好份內事——對於困擾香港的深層次問題,政府不知如何處理,最多只是擺出一副積極處理的模樣;建制派同樣不堪,對當局的批評根本搔不着癢處,本質上仍是政府「啦啦隊」。當執政聯盟只是這樣子,香港又怎會有善治?
所謂「深層次問題」其實並不複雜,簡單而言就是要解決經濟結構畸型、分配不均的問題,為香港帶來公平正義。這個道理非常淺白,相信政府已從「劏房」、「麥難民」、青年躁動等問題看到端倪,明白香港現有管治體系已無法回應時代需求。可是,或許因為長期積習的思維惰性窒礙「解放思想」,又或許因為欠缺魄力撼動既得利益,真正有意義的改革總是難以推展。
某程度上,港府正在嘗試解決深層次問題,但外界卻看不到它有足夠魄力和膽識。例如在事關民生福祉的住屋問題上,《施政報告》寧願提出十年內提供30萬個公營單位、望梅止渴式的「遠景」,也不落實相對便捷、全面發展172公頃粉嶺高爾夫球場用地的方案,且慢條斯理地研究而不是盡快推行「劏房」租務管制;至於在調整經濟結構上,政府僅有零碎的行政措施充撐場面,整全的經濟改革藍圖欠奉。扮有改革,等於沒有改革。試問這種辦事能力又怎能解決深層次問題?
相信沒有人會天真地認為,立法會沒有民主派「阻撓」便會雨過天青。香港政治體制下,政府享有「行政主導」優勢,再加上控制議會的建制盟友支持,只要政府下定決心,改革自然水到渠成。問題是政府欠缺打倒昨日之我的氣魄,建制派又繼續口裏批評但卻在行動上「盲撐」政府,深層次問題於是從未受到正視。
解放思想 推動改革
當香港還在躊躇之際,我們不妨看看內地的發展歷程,從中汲取經驗。內地在「文革」後曾有過一次「真理標準大討論」:一方是華國鋒所提倡的「兩個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這是一種近乎盲目的教條式思維;另一方則是鄧小平、胡耀邦所代表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則是一種靈活的、依時而變的思維。改革開放初期,兩種思維互相比併,孰優孰劣很難講得清楚,但經過四十多年實踐,大家都已經知道答案。
這並不是說,香港要學習內地的一切,因為兩地畢竟有頗大差異,但香港必須學習內地的靈活變通,突破長期積習的思維惰性。林鄭月娥最近自稱在經歷去年的騷亂後,現時「更有信心、更加堅定」(more confident, resolute),可惜最近的《施政報告》仍然無法讓人看到曙光。口講改革而沒有實質改革,或者只有「唔湯唔水」的改革,並不是香港市民想要的。如果林鄭繼續浪費光陰,只會受到更多市民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