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特首找數】立足香港更立足中國 林鄭須重塑本土定位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本星期三(11月25日)將發表延遲了一個多月的《施政報告》,而這也是回歸以來第一份由香港特首及主要官員跟內地中央部委協調過後才產生的《施政報告》,各方都期待她能夠提出方案解決香港現下內外交困局面,而在我們正面對的眾多問題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無疑是已經走向了分離主義的「本土」思潮。如果無法從根本上處理陸、港矛盾,那麼未來特區亦難重現「長治久安」、「繁榮穩定」。
從港英時期到回歸初年,香港主流民意都沒有因為殖民地隔閡而對內地離心離德,例如舉辦「六四」燭光晚會的支聯會雖然呼喊「結束一黨專政」,但亦不忘「建設民主中國」。誰會料到經過二十餘年後,這些堅持自己「中國人」身份的聲音竟被斥為「大中華膠」?事情發展去到如斯境地,箇中也許不乏有心人士的煽動,可是最大原因歸根究柢還是主事官員欠缺政治敏感,忽略處理港人身份認同問題的重要性。
港人國家認同暴跌
根據香港民意研究所的調查,市民對作為「中國人」的身份類別認同於林鄭月娥任內出現顯著下跌。從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自我認同為「中國的香港人」比例從29.0%降至25.0%,「香港的中國人」比例從16.1%降至11.0%,「中國人」比例從14.5%降至12.6%;而在單獨回答對「中國人」身分認同感的問題裏,平均評分更加錄得回歸以來最低點的5.74分(10分為滿分)。
而且與回歸前不同的是,近年港人對於「中國人」身份認同的排斥還不限於抗拒中共政權。香港民意研究所自2008年6月起編訂了「中國人」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及「中華民族一份子」三項認同指數,而其趨勢一直都是同步下跌,在這12年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認同指數從67.41減至46.78,「中華民族一份子」認同指數則從75.93減至59.22,同樣都是在林鄭月娥任內降到最低點。
其實身份認同及社會思潮往往受經濟基礎影響。「沙士」後內地及香港經濟加強融合,兩地人口交流及接觸頻繁,及至2008年香港既因汶川大地震而與內地人同憂,也因北京奧運而同感自豪。惟其後特區政府沒有及早察覺走水貨、「雙非」產子等社會問題,令市民對中國內地的抗拒情緒迅速升溫。及後更有政治黨派打着「本土」旗號大搞保護排外、分裂獨立活動,甚至宣揚「民族自決」、「海外建國」一類謬論,長遠來說它們只會傷害香港福祉、破壞國家統一。
本土應為香港謀利
特區之所以利用「一國兩制」的模式運作,本來就是源於港、陸兩地間當年在意識形態、生活習慣及社會制度方面有極大差異,而且這種隔閡是長年歷史發展遺留下來的問題,無法奢望單靠一時一代的法律或行政措施解決,所以才要制訂「五十年不變」的緩衝時段。然而「一國兩制」多年來被錯誤理解成兩地區隔,特區政府對內地的經濟及社會發展也往往所知不多,更遑論交流合作,在此期間港人與內地人之間的偏見亦持續擴大,導致香港回歸中國至今依然是表層的,人心方面根本並未真正回歸。
無論是在香港抑或中央政府層面,香港事務的負責人似乎都忘記了當年初衷,行事之際不僅未有主動設法緩解陸、港矛盾,甚至在許多經濟民生政策上都沒有思量如何避免引起雙方衝突,譬如港府近年在未做好本地社會經濟的條件下單方面硬銷市民「北上」大灣區之舉,一方面可能會讓港人產生被迫離鄉別井的排斥心態,另一方面也可能讓廣東各縣市居民倒過來歧視港人,結果反而窒礙雙方積極互動,平白令好事變成了壞事。
香港固然需要「本土」,但它不應該也不能夠抗拒國家主權、民族傳承;真正的「本土」是要關心居民生活利益、維護本地的可持續發展、鞏固社區民眾的凝聚力,以及最重要的保持城市多元開放——不會將來訪之人給拒諸門外,也不會對毗鄰同胞惡言相向。在林鄭月娥餘下的任期,以她為首的政府亟須重新處理好香港自身經濟及社會問題,並在立足香港的基礎上與內地尤其大灣區城市合作發展,重塑香港「本土」定位,進而重建「中國香港人」的身份,這樣香港人心才可望能真正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