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如何「反擊」5G圍堵?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本周二(20日),瑞典宣布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華為、中興參與國內網路建設,亦即加入了圍堵中國5G的包圍網。在美國的大力推銷及威脅之下,加上部分國家對中國的敵意,不少西方國家對中國5G技術展開圍堵已是不爭事實。中國方面雖然透過口頭抗議或是威脅報復作出回應,但這難以起到什麼實際作用。面對西方的5G包圍網,最好「反擊」方法恐怕還是反求諸己。

早前英國、澳洲、日本、瑞典等國相繼加入以美國為首的抵制中國5G包圍網,表明禁止中華為、中興等中資企業參加本國5G網路建設,而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雖未明文規定如此,但在國內外壓力下亦推出了一些被認為是實際上禁止中國企業參與5G建設的安全規則。面對西方國家的5G圍堵,中國政府外交上必然會作出抗議,但按現在情況觀之,無論口頭抗議抑或威脅對方將會蒙上捐失一類口頭警告,實際成效均不顯著,難以撼動對方政治先行取態。客觀情況對於中國5G似乎極為不利,中國又是否有破解圍堵的良法呢?

中國近年大力發展5G網絡。(中新社)

平情而論,在現階段中國沒有更好的辦法,畢竟中、美兩西之間的科技對抗不可能減弱,拿幫結派的冷戰式政治衝突很可能持續一段日子。中國想要尋找破局之法,不能僅只着眼當下,必須了解問題本質作好長期規劃,而5G的問題關鍵就在於「打鐵還須自身硬」的道理。

中國5G科技無疑領先美國,而其價格比起愛立信、諾基亞、三星等海外5G設備競爭者也有明顯優勢。假如西方國家不使用華為、中興的設備,很可能會拖慢本國5G普及化的進程。近來,歐洲競爭電信協會(ECTA)譴責歐洲議會有議員以安全為藉口試圖令歐盟禁止華為等中國5G企業進入歐洲,當中亦指出如果不能使用中國設備相關成本將大大提高,有機會限制整個業界的創新力量。

話雖如此,成本上升、拖慢普及此一事實作為禁用中國5G技術的代價到底有多大,外行人以至業界人士都難以得出一個很清晰的講法,導致不少外國政客傾向輕視它的影響,甚至用「不過就是拖慢幾年罷了」、「反正錢也不是政府付的」等理由加以淡化。故此,中國「反擊」圍堵的最好方法就是用自身實例論證這種代價比這些外國政客想像中更大,令他們明白到放棄華為等中國企業會產生不可忽視的後果。

雖然5G技術在理論上足以改變人的生活,但這些還未實現的優點對一般人而言不甚明顯。很多人仍會認為5G只是讓上網快一點,屬於「可有可無」之物。如果外國因為禁用中國技術使其5G發展拖慢數年,那中國便應該在這數年內盡力將5G應用更具體地發展起來,讓若干年後這些曾經禁止中國5G技術的國家後悔不己;即使它們不願改過,但在創新方面的落後也將對其造成沉重打擊。相反若中國做不到利用自身5G技術作出革命性改變,那屆時也很難怪責這些西方國家當初決定禁用中方技術。所以,要破解西方的5G圍堵,中國還是應該認真「做好自己的事」。

華為常務董事丁耘指中國5G網絡部署仍處於初期,不可避免地存在「假、啞、差」的問題。 (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