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臨發表才押後 林鄭過去兩個月在睡覺?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原定周三(14日)宣讀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但她在周一(12日)突然宣希押後,或至11月底前才宣讀,理由為要豐富報告內涵,爭取中央支持香港發展的政策為由。香港加強與內地合作及規劃是好事,但林鄭在最後兩天才押後報告,變相證明原先的報告空洞無物,不足以提振市民信心。人們不免慨嘆,香港明明有「高度自治」,為何官員卻不懂得運用,以致連施政報告都不懂自己寫好。

香港先有反修例運動,繼有新冠肺炎疫情,今年頭兩季GDP分別大跌9.1%和9.0%。由於歐美疫情持續,而內地卻正在復甦之中,因此兩地加強合作,為香港經濟注入動力是可行出路。有輿論認為這可能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南巡有關,民主派甚至認定林鄭已淪為中央的「扯線公仔」。但撇開情緒化的批評,有序恢復通關、推動大灣區建設確實不是港府可以獨力完成的,必須與中央部委加強協調。

問題是林鄭政府早在8月18日已展開《施政報告》公眾諮詢,兩個月顯然有充足的時間規劃內部事務及兩地合作,但林鄭卻只是多番重申財政能力有限、不能期望重大措施云云,原本可以及應該自行處理的功課都沒做好。如今林鄭依賴中央「豐富」報告內涵,希望市民由「無期望」到「有期望」,不但反映她浪費了兩個月時間,也會令人聯想到2003年「沙士」後香港只懂向中央求援,不懂自身改革的歷史,削弱部份人對「高度自治」的信心。

改善民生早有共識

去年反修例運動後,我們便呼籲政府盡快啟動改革,以此推動香港重生。惟一年過去,林鄭仍然有太多藉口,不承認香港積習難返是源於官員不作為。她最近接受《深圳衛視》專訪時慨嘆:「在內地說做事就做事,就能做到了,而在香港真的要用迎難而上、排除萬難的精神才能做到一件事。」這種說法等同把香港原地踏步的責任推卸給市民。誠然,在修訂《逃犯條例》、實行大灣區境外投票安排等具爭議的議題上,政府確實寸步難行,但另一些民生議題卻相對容易推動,例如在新界大規模收地建屋、大學免學債都獲不少市民支持,但政府就是不夠積極。

林鄭強調希望在與中央部委協調後,可以撰寫一份更加平衡、更有內涵的《施政報告》,從而提振市民信心。其實,只要政府願意認真聆聽意見,必會明白市民深切渴望解決民生問題。只要當局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完全可以按照「高度自治」的原則處理相關問題,而無須等待中央豐富報告內涵。

香港需要改革,這需要為官者有覺悟,更重要是在覺悟後有具體行動。明明香港擁有《基本法》賦予的「高度自治」,明明政府擁有行政主導優勢,但它總是對改革無感,一有事就坐等中央救援,難怪市民對政府失去信心,內地人也愈來愈看不起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