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美食車淪為雞肋
因應新冠肺炎的影響,政府在上周五(9日)宣布將原定明年2月完結的「美食車先導計劃」再延長一年至2022年。雖說美食車的概念本身並無不妥,但是荒謬的政策設計和難以預見的疫情,卻已連續數年拖累其總營業額不停遞減。在當下的旅遊與消費寒冬期,政府有需要重新檢討和規劃美食車的定位。
早在2015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時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欲開拓更多旅遊景點,提出研究將外地流行的美食車引入本港,概念隨即獲得各方支持,並於翌年推出具體規劃細則,不過自先導計劃於2017年2月展開後,15輛美食車的總營業額卻由該年的2,117萬元按年遞減至2019年的1,025萬元,而今年首八個月更因疫情暴跌至54萬元。
雖然美食車收入因疫情大跌屬於非戰之罪,但計劃細節老早就埋下了失敗的伏筆。據立法會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10月中旬,僅得兩部美食車營業收入能夠達到350萬元以上,而不足200萬元則有五部之多,箇中原因則與場地選址息息相關,例如15部美食車在營運場地總收入約為3,200萬元,其中高達1,940萬元是來自迪士尼樂園,另有約600萬元是來自尖沙咀藝術廣場和梳士巴利花園,故說這三個場地撐起整個美食車計劃營收亦不為過。
重拾發展旅遊景點初心
諷刺的是,港府一直強調美食車是為「旅遊景點增添趣味和活力」,故其定位屬於「旅遊推廣項目」,但政府在2017年7月新增營運場地時,竟然將科學園、科技大學和大埔海濱公園這類市民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地點納入其中,反映決策官員自身可能都不太清楚美食車的定位和發展方向。
除此之外,過去數年的營運經驗亦揭示了單架美食車難以產生協同效應。目前美食車營運者要按照輪替表在不同的指定場地營業,以求平均分配迪士尼、尖沙咀等旺區的收益,但有關安排實際使得美食車淪為各個景點的「輔助商點」,它們只能夠幫助既有的遊人充飢解渴,卻無法協助分配各區的人流,遑論是成為獨當一面、選擇多元的飲食景點。
各國吸引旅客手法都離不開兩大方向:一是以官方之力、由無到有打造出新景點,如杜拜般耗資15億美元興建出全球最高的哈利法塔,以「人造景觀」作為招徠;二是了解和善用自身文化與外地歧異之處,並將本地既有的傳統文化和建築重新包裝,以吸引遊人的好奇心。
美食車散亂的營運地點,既不能集中地向遊客宏揚東西匯聚的飲食文化,又不能成為人造夜市提供性價比不俗的外賣選擇,結果自然容易淪為四不像的雞肋項目。想要回避這種結果,港府可以考慮在九龍東或西九龍文化區另闢空間,將多輪美食車結集起來,同一場地提供多款美食,營造港式「夜市」,如此不但可以刺激新發展區人流,亦有望將本地美食車文化發展成為獨立景點以開拓更多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