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派與中央應良性互動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經過多月擾攘,民主派作出留守議會的政治判斷,不難想像主張杯葛的「抗爭派」對此會感到不滿。民主黨主席胡志偉接替退出政壇的陳淑莊出任民主派召集人,周三(30日)明言與本土派及抗爭者建立信任非常重要,將與不同民主派政治組織展開對話。對話確實非常重要,但只與「同溫層」對話是不夠的 ,更重要是與胡志偉口中的「對手」——港府和中央——溝通,必要時甚至要拿出無比勇氣作出妥協,否則政治困局很難取得突破。

回歸以來的經驗證明,對抗根本不是可行出路,包括「佔中」、旺角騷亂、反修例運動都無法爭取到抗爭者想要的結果。相反,對話妥協卻並非毫無成果,例如2010年政改方案得以通過,就是因為三名民主黨要員走入中聯辦。正因那次接觸,立法會地區直選議席和「超級區議會」議席分別增加五席,民意機構的「民主成分」大幅增加。事後孔明,倘若民主派和中央有更多務實接觸,香港政局未必演變至當下如斯惡劣的地步。

令人遺憾的是,政治民粹主義的湧現堵塞了溝通妥協之路。最近拒絕在9月30日後延任立法會議員的陳志全,就是在十年前靠「狙擊」民主黨起家的;再加上後來本土派、自決派、港獨派冒起,溝通路線被扭曲為「跪低」、「投降」,本來比較溫和的民主黨於是將與中聯辦溝通為畏途,擔心受到激進選民懲罰,民主黨甚至在去年淪落到默許暴力示威,完全失去溫和政黨應有的分寸。

重拾被遺忘的溝通之路

胡志偉想與本土派及抗爭派建立信任關係,又強調緊守議會戰線有助三大戰線(民間、議會、國際)互相補足,他顯然並未從認知迷障中走出來,誤以為「抗爭」真是一條出路。當中央能夠通過《港區國安法》平息街頭騷亂、當全國人大一個決議便可為議員任期一錘定音,稍有現實感的從政者都會明白,「抗爭」和對話哪個更為務實,哪個對香港更加有利。

胡志偉說「無論是溫和抑或是激進民主派,做事方法都愈來愈近」,這句話反映溫和民主派不打算與激進派劃清界線,如果真的如此,那無異於把自己置於與中央硬碰硬的境地。政治現實下,結果只能是民主派被中央嚴肅處理,而內地卻絲毫無損。民主黨與其胡思亂想、任意妄為,何不在走了十年彎路後,重拾溝通妥協精神?

另邊廂,政府、建制派以至中聯辦也不必以敵我分明的態度看待民主派。香港的民生問題以至政改方案,都應該與代表了不少市民的民主派合作。唯有這樣擕手,香港才能修補撕裂,再向前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