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經民聯似乎未懂長治久安之道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將於10月14日發表《施政報告》,經民聯為此向政府提交一份建議書,指出當務之急除了防疫抗疫,還要在疫情緩和之時為「後疫情時代」復甦經濟作出部署,包括主動參與國家「十四五」規劃及對接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實現國內國際市場「雙接軌」,務求令香港內外經濟活動盡快恢復和改善民生。由此可見,經民聯除了注意當下,還放眼長遠,看起來似乎有些亮點,只是其建議有不少可商榷之處。

自從國家主席習近平在5月「兩會」召開期間提出「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以來,上述戰略便變得非常時髦,而中央正在制訂的「十四五」(2021至2025年)規劃亦讓人期待。基於陸港融合的趨勢難以逆轉,經民聯在尋求強化香港國際競爭力同時,推動香港有序融入內地,實現「雙接軌」,無疑是正確的。

但有一點經民聯似乎着墨不多:如何讓社會大眾在經濟建設中雨露均霑。建議書提及「債券通」、協助本地中小企和專業人才到大灣區發展創業、打造「亞洲醫療健康投資平台」、讓中國內地的醫療健康產品「走出去」。這些都是不俗的建議,但與香港大多數人,特別是基層其實沒有什麼關係。

還記得在2003年「沙士」疫情後,中央曾推出CEPA,除了容許內地服務業亦向港商開放,還讓港貨以關稅優惠打入內地市場,「自由行」亦帶動了本地市道暢旺。回顧歷史,當年的措施成功協助香港走出經濟困局,但除了少數「精明人」和既得利益者或,普羅大眾「獲得感」根本微不足道。

經民聯與特首會面提交多項《施政報告》意見,包括向失業人士發放每月不少於8000港元等。(羅家晴攝)

重振經濟 不應遺忘基層

今年香港與2003年一樣,同樣受到疫情打擊,如何重振經濟是管治團隊必須思考,但這種「重振」不是簡單地推動投資、協助創業、吸引遊客那麼簡單,必須注入更多對市民的關懷。經民聯成員大多出身商界,政策建議傾向商界並不令人感到意外,惟他們必須明白,當大多數人的福祉未獲充份照顧,社會不容易長治久安,到頭來必會影響商界營商,這是短視帶來的惡果。

經民聯對基層只有短期關懷,包括延長保就業和寬免水電費等,雖然可救一時之急,但本質上不是深層次的改革,長遠而言難令社會大眾受惠。 可以不客氣地說,經民聯不明白何謂民生。要真正改善民生,短期措施是不濟事的,必須在調整經濟結構上下苦功,包括必須處理地產霸權下高昂租金不利中小企經營、打工仔受到「無薪假」剝削等問題。

經民聯代表商界,改革必然觸及他們所代表的既得利益。然而,拒絕改革意味着不利社會穩定的因素繼續滋生,可能導致下一場「佔中」、反修例運動在不久的將來發生,動盪不已的香港是否有利商界營商?答案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