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香港檢測落後 遠遜新加坡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在香港第三波爆發,多名患者感染途徑未明,令人憂心忡忡。其中一個關鍵,在於當局至近期才做到每日檢測7,500個的水平。相比之下,新加坡政府曾被批評輕視疫情,但後來急起直追,提升每日檢測量至1.1萬個,及迅速隔離患者,加上呼籲全民戴口罩,終令每天新患者數量由逾1,400宗回落至近期的百餘宗。

沙田水泉澳邨是第三波疫情的重災區。(資料圖片 / 羅君豪攝)

新加坡在4月初起失守,爆發點是外勞宿舍。至今為止,外勞宿舍患者佔了全國九成比例。不論國內國外均指摘政府一直忽視宿舍環境衞生,成為病毒溫床,外勞住在密集房間,是疫症的受害者。政府辛苦建立的潔淨都市神話瞬間被刺穿,官員急急補救,例如大幅減少經濟和社交活動達一個月,又一反過往作風,建議全民戴口罩。

強制檢測所有外勞

當地衛生部由5月中起,全面為32.3萬名在宿舍居住的外勞進行核酸或血清檢測,到本月6日為止,有18萬外勞檢測陰性或者康復,佔全國人口約六成,政府計劃在月底提升至七至八成。若果一切順利,外勞將可復工。縱然政府不打算全民強制或自願檢測,但政府因應重啟經濟活動,同步加強與高風險人士密切接觸者的社區檢測,例如強制幼兒中心職員、安老院舍員工和在診所診斷出急性呼吸道病癥的病人。

新加坡新增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數目,在4月後急升,外勞宿舍出現聚集性爆發。(新華社)

香港檢測量低 難速測出個案

與新加坡相比,香港的最大問題是措施未夠迅速,而且並非強制實行。尤其是檢測量方面,由3月時的不足3,000個,到5月已升至8,000個,新加坡現時每日達1.1萬個,長遠目標2萬。香港人口較新加坡多,但到近日才達到公共衞生專家提議的7,500個,而這個數目顯然不足。

以個案聚集的水泉澳邨為例,人口達到2.8萬人,即使政府要求全邨居民檢測,而本地所有實驗室優先處理邨內居民樣本一次,都要四天才完成,還未計算東九龍以至其他地區個案。專家多次指出,本地檢測量落後期望,礙於衞生署化驗室人手緊張,儀器量不足,待政府資助中大、港大化驗樣本,加上私營化驗所加入,才達成每日7,500個的目標。事實上,以病毒傳染速度之快,四天結果已經差天共地,若然及早增加每天檢測量,便有更大機會在篩查中測出社區患者,及早將之隔離,減少傳染他人機會。港大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認為,若要參考內地標準,要每天進行2萬個病毒檢測才足夠。

抗疫須官民齊心 力挽狂瀾

當然,新加坡的救亡措施亦非完美,例如因為患者太多,醫護人手有限,不少被安置他方的外勞投訴長時間等待檢測結果,在隔離期間缺乏官方資訊。而且,政府為防病毒散播,嚴格限制外勞行動,沒有染病的外勞初期只能在上班時離開宿舍,乘搭僱主提供的車輛,隨後才逐步放寬。活動受限,既令生活不便,更要承受相當精神和情緒壓力。

新加坡花了兩個多月,調動全國力量控制疫情,香港第三波疫情剛剛爆發,定必經歷一輪抗疫戰。事到如今,政府除了須增加每天檢測量,以便大規模為居民和員工檢測外,鑑於關閉駿洋邨及開啟竹篙灣檢疫中心後,本地短期內可供檢疫的單位不足一千,亦應盡快與大型場館和酒店營運商聯絡,必要時徵用場地安置病人和高風險者。至於社會,市民亦要加緊提高防疫抗疫意識,減少外出和聚集,若有病徵就應主動求醫及接受新冠病毒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