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世紀提前告終 新冷戰下歐盟如何自處?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一場百年一遇的世紀大疫令國際格局極速洗牌,世界霸主美國多月來飽受新冠病毒疫情肆虐,禁之不絕。總統特朗普領導無方,頻頻失言,又與團隊內的專家及各州州長齟齬,更拿世衞等國際組織開刀,國際形象大為受損。一項德國民調顯示,七成三德國人過去一年對美國的印象轉差。事實上自特朗普2017年上任以來,跟德法等傳統盟友愈走愈遠,於北約、貿易等問題上針鋒相對,以美國為首的世界秩序早已面臨崩潰。與此同時中國外交上愈發積極,尤其在疫情期間大打「口罩外交」。歐盟首席外交官博雷利(Josep Borrell)早前便指出:美國領導的世界秩序已結束,亞洲世紀已提前來臨,歐洲面臨要在中美之間作抉擇的壓力愈來愈大。

博雷利認為,歐盟為此應建立一套獨立、建全、進取的對華政策,以全體27成員國之利益及價值為首要任務,避免墮入成為任何一方的工具。而事實上歐盟在疫情之前早已對北京政府有所微言,歐盟每日入口總值十億歐元中國貨品,中國大陸卻未有入口相等的歐洲商品。歐洲企業長年不得中國市場其門而入,歐洲政府亦對習近平上台以來的集權及民族主義路線有所警惕。去年歐盟便首度形容北京為「推廣另類管治模式的制度上競爭對手」。拉脫維亞外長更指過去跟北京打交道是為了經濟、貿易、「一帶一路」投資,然而此樂觀浪漫主義時代已經告終,今後將會採取更平衡的政策。法國總統馬克龍甚至遊說各國聯俄以抗中,一改以往歐俄互相猜忌的態度。

以往對於歐洲安全來說,俄羅斯為頭號大敵。俄羅斯於2014年介入烏克蘭親歐革命以併吞克里米亞,又於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中發動資訊戰令英國反歐派勝出。俄羅斯總統普京亦致力於歐洲扶植右翼疑歐民粹政黨,相對上北京只關注影響其利益的中國議題,又傾向維持歐洲現狀,以及在幕後影響歐洲的統治精英,對比俄國的威脅明顯為低。歐洲亦不期望跟北京完全對立,將自己置身為特朗普站在一起,為之吶喊助威的窘境。然而自疫情爆發以來,北京政府採取的「大外宣」策略亦引起歐洲外交界之側目。歐盟對外事務部便斥北京「開展球性的假資訊行動,以推卸散播疫情的責任及改善其國際形象。」如發佈意大利人在羅馬街頭唱中國國歌感謝中國的影片,其後證實為偽造。

自特朗普2017年上任以來,跟德法等傳統盟友愈走愈遠,於北約、貿易等問題上針鋒相對,以美國為首的世界秩序早已面臨崩潰。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北京的「戰狼外交」在歐洲外交界惹來不少爭議,德國民調雖有七成三德國人對美國的印象轉差,卻有逾七成人認為若中國處理疫情更為透明,將不會導致全球大流行,且對中國印象轉差的亦有三成六人,扣除轉好後的轉差淨值為一成一。法國一頂民調亦顯示,僅12%法國人認為中國最有能力應付未來十年的挑戰。就連中國學者相藍欣也認為北京刻意要拉歐打美的策略,令歐盟起了戒心。歐盟力圖避免墮入特朗普的「新冷戰」格局同時,亦力抗北京在歐洲越來越強的影響力。法國財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便稱要在汽車、航空、醫藥等戰略產業鏈上加強主權,又稱要阻止部份脆弱的歐洲企業及技術落入外國競爭對手手中,德國內閣亦通過禁止外國收購本土醫藥企業,明顯針對中美而行。

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秩序正在重塑,美國霸權的山河日下及中國崛起的聲勢日隆,預示此兩大強權必會出現一番龍爭虎鬥。「新冷戰」在全球大疫下已經陰霾密佈,世界各國亦難以獨善其身。英國在脫歐後在國際舞台重找定位,近日與加拿大及澳洲對香港發出的聯合聲明,足以窺探其欲背靠英聯邦國家的外交路線。日本作為美國傳統盟友同時為中國鄰邦,亦面對跟歐盟相似的抉擇。而作為中美之間的第三大經濟體,歐盟不難預料亦將發揮不容忽視的角色。其能否在中美夾縫間取得勢力平衡,將考驗到歐盟體制本身的健全,對自身價值的信念,並且各成員國間的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