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哈蒂爾「自我政變」反制逼宮 馬來西亞新局夢碎?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常言道薑還是老的辣。現年94歲高齡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周一(24日)突然辭職後,又迅即獲蘇丹阿卜杜拉委任為過渡總理。據報馬哈蒂爾早前密密與朝野各大黨派領袖商討籌建跨黨派大聯合政府,從而繼續掌權,將前副總理安華所屬之人民公正黨拒諸門外,無視自己於2018年大選中執政兩年後傳位給安華之競選承諾。馬哈蒂爾的政治謀略令人大開眼界,卻也令人擔憂其馬基維利式之權術操弄,是否有益於馬來西亞體制改革及人民福祉。

馬哈蒂爾帶領的希望聯盟於前年大選中撃敗時任總理納吉布帶領的國民陣線,打破國陣內最大黨巫來由人統一組織(簡稱巫統)自大馬1957年獨立以來壟斷朝政六十一年之權力結構,當時希盟提出其中一個競選承諾為馬哈蒂爾只當半任總理,然後會傳位予當時仍被監禁的安華。希盟掌政後立即特赦安華,並安排其於國會補選中參選,又出任人民公正黨主席,部署兩年後接班。但安華等了又等,卻未見馬哈蒂爾有欲功成身退之跡象,先是改口風不會如期於今年5月交棒,及後又稱會推遲至年底大馬辦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峰會後方才交棒。在如此反覆無常之背景下,外界早已推測馬哈蒂爾會延續自己政治生命。

馬哈蒂爾2月24日突然宣布辭去總理職位,這讓馬來西亞局勢陷入動盪。(AP)

當代大馬之馬基維利

事實上此已非馬哈蒂爾首次操弄權術以保權位。他於1981年首度出任馬來西亞總理並連任五屆,統治大馬逾二十二年,當中絕非一帆風順。馬哈蒂爾被喻為大馬現代化之父,任內力推市場自由化、吸引日韓等外資之「東望政策」,卻因80年代中期經濟不景而導致統治精英糾紛愈加激烈。1987年馬哈蒂爾黨內地位首度受到挑戰,以些微票數差距成功保住巫統主席之位後,將持異見的內閣成員一一免職。一批巫統黨員遂入稟提出黨選程序不公,法院以選舉過程違法為由判巫統為非法組織,馬哈蒂爾採取反制措施,以作為不正當行為為由向仲裁庭控告最高法院主席沙列阿巴斯,最終令三名最高法院法官被免職,法院陷入癱瘓。

1988年的憲政危機被視為馬來西亞歷史轉捩點,亦被形容為大馬司法獨立之終結,行政機關權力更加不受法院制約,對民間異見份子及公民運動施以更強硬手段。當其欽點的接班人安華跟馬哈蒂爾在90年代首度鬧翻時,馬哈蒂爾便以司法手段將安華打下牢獄。本來安華早在80年代已為馬哈蒂爾股肱之臣,然而1997年金融危機令師徒決裂,身為財政部長的安華欲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介入,實行緊縮政策,擱置大型基建,遭主張實行貨幣及資本控制馬哈蒂爾大力反對,後者遂以洩露國家機密、貪污、雞姦等十項罪名革去安華職務,其後安華罪成下獄,馬哈蒂爾肅清政敵、打壓異己之狠招廣受國內外輿論批評。

安華被革職後,馬哈蒂爾扶植巴達維接任總理,然而巴達維不甘當虛位總理而由馬哈蒂爾在幕後指點江山,他釋放安華、暫停大白象工程、提出平反1988年憲政危機等開明政策,跟馬哈蒂爾立場迥異,最終在馬哈蒂爾及巫統內部長期逼宮下下台。下一接任者納吉布因加強推行「馬來人優先」之種族政策及「一馬弊案」等貪腐醜聞而失去馬哈蒂爾支持。然而馬哈蒂爾在巫統內之影響力明顯大不如前。2015年,他亮相反對派的發起淨選盟4.0集會,又在退出巫統後另立土著團結黨,為復出鋪路。當成為反對派運動領袖的安華再次因雞姦罪被納吉布政府打入牢獄,馬哈蒂爾便順理成章擔起大旗。

最新動向意味着馬來西亞政壇發生「地震」,安華可能無緣成為馬哈蒂爾的接班人、成為下一任總理。(Reuters)

捨巫統再棄安華

前年的馬來西亞大選在民間反對派運動多年努力以及馬哈蒂爾本身尚有的政治能量影響下,終於推倒納吉布政權,打破巫統逾六十年之壟斷局面,曾經令國內外輿論極為振奮,憧憬「新馬來西亞」來臨,一改昔日巫統貪腐、操弄族群政治、威權管治模式。根據2018年愛德曼信任度調查報告,馬來西亞為民眾對政治體制信任程度躍升幅度最高之國家之一。然而兩年過後,民眾樂觀情緒顯然變淡。馬哈蒂爾政府明顯重走國陣老路,愈漸熱衷傾向馬來人之「土著議程」,令本來期盼大選變天後會帶來種族平等之少數族裔大失所望。加上經濟政策上其競選承諾一再落空,亦令反對派國陣於多次國會補選中取得佳績。

馬哈蒂爾最近說還有工作未完成,又謂繼任人未必如其優秀,其在傳位安華之承諾上出爾反爾,自然毫不意外。兩年退位之時限快到,馬哈蒂爾面對希盟內部逼宮壓力愈來愈大,也不得不先發制人,宣布辭職製造自我政變,然後拉攏希盟內部之華人政黨人民行動黨、由人民公正黨內出走、11名親馬哈蒂爾之經濟部長阿茲敏派系。加上在野巫統及原教旨主義之伊斯蘭黨,馬哈蒂爾在國會將有139席支持,遠超過組織政府所需之112席以及希盟現時擁有之97席。然而主張「馬來人優先」的巫統及伊斯蘭黨反對跟人民行動黨合作,也令談判陷於僵局。一旦馬哈蒂爾籌組政府失敗而要提前大選,一切重新洗牌,未必對馬哈蒂爾有利。

前年希盟撃敗國陣而執政,雖然受惠馬哈蒂爾加盟,成功帶動不少馬來選民倒戈,令大馬政局變天,但其背後經歷的是由2000年代起乾淨與公平選舉聯盟發起,推動馬來西亞選舉改革以促進公平公正選舉,以及爭取革除貪腐、種族平等之多年努力。馬哈蒂爾看中了國陣快將倒台之機會,聰明地下注反對派而成功重返總理之位,展現了敏銳的政治觸覺及老謀深算的手腕。然而當初其得到選民認同,不只由於個人江湖地位及往績,更是因人民對馬來西亞告別巫統統治,走向廉潔、公平、民主之付託。若只因權慾薰心而摧毀大馬得來不易的新局面,馬哈蒂爾也不是不會受到人民唾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