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辦易帥】夏寶龍替換張曉明的兩個重點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國務院周四(13日)宣布免去張曉明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一職,改任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夏寶龍兼任港澳辦主任,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及澳門中聯辦主任傅自應兼任港澳辦副主任。這是繼今年初中央任命駱惠寧為新的中聯辦主任後,中央的港澳連絡體系再出現重大變動。去年香港出現重大動亂,中央已察覺港澳治理體系存在問題,這也在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的決定中具體反映出來。

由於年初更換中聯辦主任並非尋常交替,而是由封疆大吏「空降」接任,坊間早已預計中央很快也會調整港澳辦人事,不排除只是因肺炎疫情突起才拖至此。換人是意料中事,從人選與結構上看,也不難發現中央正在落實完善港澳治理體系的步調。經歷過去年的波動以及四中全會的宣示,中央在此時對港澳連絡體系的任命不可能只是單純的換人,當中的細節解讀值得港人注意。港澳辦今次改組領導班子,至少有兩個「破格」值得留意。

張曉明改任港澳辦副主任。(新華社)

其一是夏寶龍現職政協副主席,屬於副國級職務,雖然此前港澳辦亦有廖暉以政協副主席身份兼任港澳辦主任的先例,但如今聯同「降職」為常務副主任的張曉明及兩位中聯辦主任在內,港澳辦的領導班子包含了一名「副國級」加三名「正部級」,顯見其重要性增加。如此所述,中央這次對港澳辦動大手術,與香港最近一年的社會動盪息息相關。從四中全會到去年年底澳門回歸20周年,中央不斷強調要「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在中央眼中港澳兩地對「一國兩制」的實踐誰出了問題,不言而喻。

換言之,從這次改組足以見到中央提升了對香港問題的關注程度,主事官員的選擇也似乎反映中央重新認識了香港問題的複雜性。過去中央對香港的政策方向可以說是較為放任,但去年的動亂反映了香港存在大量社會、國家安全、民生等問題,換人而不改正體系問題只會是換湯不換藥。而且夏寶龍跟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一樣都是出身封疆大吏,本身為港澳問題「門外漢」,有別於以往由港澳聯絡體系出身的技術官僚。夏寶龍曾歷任浙江省省長及省委書記的要職,以雷厲風行而聞名。雖然出現過「強拆十字架」等具爭議的政策,但在任期間成功改善了浙江的經濟發展模式,更曾獲得被稱為中央經濟智囊的現任副總理劉鶴高調表揚。中央採用地方管治經驗豐富的要員掌管港澳體系,反映了中央認為香港問題不再單純是聯絡問題,而應該包括在更廣義的國家治理問題框架中。

另一個「破格」是由中聯辦主任兼任港澳辦副主任,反映了中央有意將港澳聯絡體系整合統一。中聯辦是中央派駐香港的機構,是一國兩制在地化的體現,負責「聯絡」社會各界,是中央和特區的橋樑。港澳辦則設於北京,代表中央政府統籌處理兩個特區的事務。兩者都是隸屬於國務院的正部級單位,以往沒有明顯的統屬關係,統籌與運作機制一直沒有理順。這次,香港及澳門兩位中聯辦主任兼任港澳辦副主任,將兩者置於港澳辦主任之下,可以理順三地連絡體系的管理架構,也免去了以往互不統屬經常引致溝通不良等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