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回顧】退保、對沖未解決 勞福局不能尸位素餐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2019年結束,這不僅是一年過去,更是一個年代的終結。人生並無幾個十年,但作為上班一族,不經不覺已經交出十年強積金;不經不覺向退休邁近了十年。驀然回首,香港政府一拖十年,原來已欠下香港人數千億的「退休債」。

全民退保 傾夠十年

全民退休保障討論逾十年,但目前仍處於討論階段,討論橫跨兩屆特首任期。2011年,當時的特首候選人梁振英在論壇上提及,「全民退休保障,是很值得做的事」,不過說話容易做事難,翌年工黨張超雄議員於立法會提出的全民退休保障議案遭到否決,時任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指,全民退休保障十分複雜,社會未有共識。

港人的退休生活保障,由梁振英時代拖到林鄭月娥上任,甚至一代的勞動人口已經退下火線,保障卻依舊不足。其間,羅致光自2017年上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以來,多次阻撓全民退保推行。羅致光起初會見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時,直指全民退保「無得搞」、「沒有計劃作研究」。2018年,羅致光再將社會福利政策視為「赤字」,指實施全民退保「赤字更會不斷增加」。香港人勞碌一生,只求退休之後生活能夠得到保障,最後卻被一位年薪逾360萬元的政府高官一句「赤字」駁斥,到底什麼才是香港的最大赤字,應該早日減縮?

到底甚麼才是香港的最大赤字,應該早日減縮? (資料圖片/洪嘉徽攝)

十年之間不同政黨、學者皆就退休保障提出方案,但政府反應冷漠依舊。2013年,以周永新教授為首的港大團隊提出全民老年金方案,2016年則再提出免供款的改良方案。2016年,180多名學者依據全民養老金方案及最新數據作基礎,制訂學者方案。諸如民建聯、新民黨等亦提出不同退休保障計劃。總括而言包括「審查」與「免審查」、政府「注資」與「不注資」等,但目前全民退保十劃仍未有一撇。

回顧2010年代之初,政府於2012年仍只是在高齡津貼上增設長者生活津貼,及後於2018年6月1日起,終於對貧窮長者實施「高額長者生活津貼」。以一位資產少於$150,000 、合資格申請「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的老人為例,他每月可獲發$3,585元,以一個月為30日計,每日仍僅有119.5元可用。金額雖不致「餓死街頭」,卻難以令老人自在地度過晚年。目前政府除了在生果金上小修小補外,港人退休後的生活保障仍然要靠「理財產品」度日。香港人的晚年生活,始終依靠港人自行儲蓄,例如終身年金、逆按揭等計劃,港人退休只能自求多福。下個十年,又一代人退休,他們的光境將是如何?

目前政府除了在生果金上小修小補外,港人退休後的生活保障仍然要靠「理財產品」度日。(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積金對沖 沖足十年

另一個政府拖欠香港人多年的,是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老年退休金計劃」早在1993年彭定康便於《施政報告》內建議成立,但當時礙於爭議未能達成社會共識,英方計劃遭時任中英聯合聯絡小組的中方代表陳佐洱抨擊,指大增福利開支最終會「車毀人亡」,1995年計劃壽終正寢,取而代之是2000年推出的強制性公積金,遺留下「強積金對沖」這一大炸彈。

強制性公積金計劃(強積金)於1995年7月通過,2000年12月1日正式推行。計劃下設「強積金對沖」機制,當僱員依其服務年資而獲得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時,僱主可於該僱員強積金中,抽取「僱主供款部分」及其累算權益,以抵銷要為僱員支付的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

遺散費、長期服務金,以至強積金的僱主供款部分均屬僱主責任。但在對沖機制之下,僱主卻可將本屬僱員的強積金當作賠償,變相僱主「慳返一筆」。本意為幫助港人退休的強積金,無端變成優惠僱主「吸血金」。香港僱員每月「自動降薪」5%,但港人退休生活卻難以大受保障。「對沖」設計多年被指優惠僱主,漠視勞工權益。

香港僱員每月「自動降薪」5%,但港人退休生活卻難以大受保障。(梁鵬威攝)

直至2018年,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全港打工仔等候多年,強積金對沖機制終有望取消。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周日(29日)發表網誌,以「退休保障及長者貧窮」為題,網誌指出,政府正進行取消強積金「對沖」的法例草擬工作,預計2020年底會將法案提交立法會審議。香港人自動扣薪5%持續20載,在這一零年代的尾聲終見曙光。

政府或許以為「遲到好過沒到」,但社會對於取消強積金對沖的聲音已非近事,政府官員一拖再拖,受苦的只是打工階層。打工仔失去了的遺散費、長期服務金已經不能彌補。根據政府統計處數字顯示,2010年香港僱員的月入中位數為$11,800,僱主供款部分佔月薪5%,十年每人累積近7萬。若全數因對沖而失去,以2011年本港共3,149,411位僱員計算,香港政府合計「坐擁」港人2,200億元。局長羅致光的網誌,遲了至少一個十年。

俗稱說「欠債還錢,天公地道」,但政府因為政策拖延,十年來變相形成的「巨債」,香港人只怕無能力追討。一個年代結束,下一個年代開始,政府來年必須展現魄力,為市民保障基本福址,改變過去「離地」而怠懶之管治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