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一票可改寫結果 選民須踴躍投票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區議會選舉在即,此更是修例風波以來首場選舉。觀乎歷史,區選投票率一向偏低,有不少選民「有票不用」。市民無意投票,與過去區議會職能有限、以及區議員能力不足不無關係,甚至認為自己一票微薄,並無影響選舉、甚至改變社會的影響力。但選票永遠是市民監察及刺激議員議政質素的重要工具,要改善區政、完善社區發展不得不從投票開始。
觀乎上屆多達26個選區的當選者以少於100票之差壓倒勝出,選民切勿因「票小」而為投,放棄改寫區政結果的權利。

有票不投之謎

受修例風波影響,不少市民從政治冷感中覺醒起來,帶動選民登記數字再創新高,登記選民數字較去年淨增加超過30萬人,甚至有更多有意改善區政之士親身參選,使本屆區選首度出現「零白區」的情況,即全港452個選區均有多於一人參選,參選人自選當選區議員的情況已成絕響,可見選舉氣氛極其熾熱,更多市民均願藉選舉制度改變社會,不失為一件好事。

今屆區議會選舉將於11月24日舉行。

但須要注意的是,區議會選舉的投票比率向來不高。雖然自區選設立以來,選民數字與實際投票人數均不斷上升,但始終有不少登記選民「有票不用」,未有在選舉日中運用其投票權。以2015年區選為例,當年全港選民人數達312萬,惟實質投票人數只有約147萬,選民的投票比率只有約47%,雖較2011年的約41%已大幅上升,但仍與立法會接近六成的投票率仍有一定距離。誠然,本屆區選投票率必創新高,問題是「有票不用」的情況會減少多少,仍是未知之數。

區選投票率不高,與區議會的形象息息相關。區議會向來予人職能有限的印象,大多處理微觀的社區事務,與立法會處理宏觀的立法、資源分配相比,自然有「雞肋」之味,不少選民或許認為有票無用,寧願選擇賦閒家中亦不撥冗投票,這情況過去一度在年輕人中尤其普遍。更甚者,不少選區長期由政黨盤據,導致鮮有外來者願意花費資源挑戰,這亦是不少選區過去只有一人出選的原因,在缺乏良性的競爭下,在零星的參選者未能代表自己下,選民自然無意慾投票、甚至費神關注區選。

莫以「票小」而不投

市民有感區議會職能有限,只因他們錯誤將之當作處理政治議題,甚至作政治表態的地方。其實區議會根本不應被政治化,處理具體地區政策和社會資源管理才是其「正業」所在,而這些地區民生政策相當重要。舉例說,區議會每年審議數以億計的地區項目,有不少花費巨額公帑,卻華而不實的地區工程,正是區議員未有着力把關下通過,但同時這亦由選民未有好好善用手上選票所致,顯然區選一票並非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再者,在不少有心社務社區之士踴躍參選,選民「無得揀」的情況已經不再,他們或許仍未能充分代表所有市民,但最少亦為改善區政帶來新氣象,選民更應嘗試理解、認識區內的參選人名單、政綱,再以選票決定其社區的未來。

有部分選民認為,其手上一票影響力有限,可謂「多佢一票唔多,少佢一票唔少」。但選民絕不應妄自菲薄,零星票數往往成為取決選舉成敗的關鍵。以2015年區選結果為例,在當年431個選區中,就有26個選區的當選者只以少於100票之差勝過其對手。再看極端一點,選區如南區的華富南與黃大仙的池彩,當選者分別僅以三票及五票之差壓過對手勝選,如再多數位選民於當天投票,結果或許已經改寫。

2015年區議會得票數字

修例風波曠日之久,街頭衝突更是無日無之,背面所顯示的只是市民求變心切,希望體制得以回應其訴求,解決社會種種的深層次矛盾。今屆區選作為本港陷入政治困局後的首個選舉,選民必須珍視如此機會,別再輕看手上一票的功用、價值,把握以最和平、理性的方式改善區政,以選票回應其民生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