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出軌須問責 慎對流言待調查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港鐵周二(17日)一列由旺角東開往紅磡的列車,行駛途中三卡車廂出軌。港鐵車務營運總管黃琨暐、港鐵車務工程總管李家潤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事故現場所搜集數據將會送交外來專家,透過電腦模擬方法分析事故原因。而出軌事故大體不離開路軌問題、列車問題,以及路軌上出現外來物,但具體原因仍有待調查,需時約三個月至半年。

列車出軌並斷成兩段。(盧翊銘攝)

早於今年3月,港鐵凌晨測試新信號系統期間,中環至金鐘站便有兩列列車相撞,導致該路段的列車服務暫停兩日。縱然當時車內並無乘客,但車廂被撞至變形,畫面仍引起社會憂慮。當時政府就事件展開獨立調查,調查報告於7月公開,確認港鐵軟件承辦商出現問題。不過,3月的意外似乎未起警惕之效,半年之後的事故更加嚴重。

鐵路安全事關重大 僅僅罰款不能了事

出軌事故發生在早上上班時段,事態嚴重,列車更有翻側危險。所幸是列車到站前減速,脫卡時候接駁位並無乘客,才不致釀成嚴重傷亡。港鐵不能心存僥倖,必須確保同類事故不再重演。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恒鑌指出,港鐵列車出軌屬嚴重事故,按港鐵罰款機制,料今次事故罰款將達上限2500萬元。

港鐵罰款或能轉化為一時三刻的折扣優惠,市民怨氣可能得到短暫平息,但長遠計,最重要的還是乘客安全,而單單罰款,難以阻止同類事故再發生。面對嚴重事故,除了公司罰款之外,管理層亦應問責,例如將事故嚴重程度、影響範圍等納入管理層的薪酬和職位考慮,以向港鐵高層施加壓力,促使港鐵內部自行改革。

紅磡站事故範圍已出現最少四條裂紋,若成因真為路軌或列車問題,反映硬件設施的檢查未臻完善,高層應就其管理問題作出檢討。香港鐵路工會聯合會主席林偉強便向傳媒指出,兩鐵合併後,巡路員不再每晚檢查路軌,變成每2至3晚檢查一次,港鐵技術人員青黃不接,具經驗的即將退休,年輕員工流失率高。

林偉強亦指,在東鐵新列車、新訊號系統測試期間,有路段曾經7日被編排作其他用途,難有空檔做一般維修保養。鑑於每晚收車後空檔有限,港鐵應在測試新系統與日常保養之間作出平衡,不能顧此失彼。

從航拍圖片中可見,列車出軌後斷開兩段。(黃偉民攝)

事故原因待調查 網上流言應慎讀

港鐵預計三個月至半年調查,但列車出軌後不久,市民已經作出不同猜想。例如有人聯想到修例風波,猜想「示威者所為」,社交媒體流傳一張「示威者」走上路軌的照片,指稱是示威者破壞東鐵路軌。但照片上的其實是輕鐵月台,假消息及先入為主的立場再一次勝過理性思考。也有針對港鐵的市民將出軌事故聯想是「報應」,出現種種穿鑿附會之說,側面反映市民對港鐵不滿。可見港鐵除了要盡快調查今次事故成因之外,未來更要重建公信力,長路仍漫漫。

亡羊補牢 不如防範未然

港鐵紅磡至旺角東站一段經過通宵搶修後,於翌日清晨恢復使用,其事後應變尚算有效率。若果港鐵在日常檢查、保養亦能做到防範於未然,方為理想。政府作為港鐵的大股東,亦應該在今次事件中吸取教訓:與其在大型事故後才急忙補救,倒不如一早察覺及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