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初選】首場辯論拜登遭圍攻 民主黨全面向左轉
美國民主黨舉辦一連兩日的首場總統初選辯論,二十名候選人分開兩組同場較量,向全美國人闡釋其政綱及立場,並且首次互相質詢。兩場辯論都以女將表現較為優勝。第一場辯論由麻省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一枝獨秀,反而在去年中期選舉冒起的黨內小清新、前德州眾議員奧羅克(Beto O'Rourke)「無厘頭」爆出西班牙語,整場辯論中亦沒有展現其活力,為其失望之處。
相比之下,有在民望領先的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佛蒙特州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以及在民調中一直處於中游的南本德(South Bend)市長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加州參議員賀錦麗(Kamala Harris)的次輪辯論則精彩得多。當中各人不斷互相交鋒、火花四濺,其中便以賀錦麗質問拜登其曾經支持種族隔離的政策,成為全場焦點。沃倫及賀錦麗分別成為兩場辯論的贏家,應是毋庸置疑。
至於兩場辯論的終極輸家,非拜登莫屬。拜登身為美國政壇元老,自1973年便出任聯邦參議員,又有八年時間身處白宮要職,自然有不少可以讓人拿來攻擊的材料。身為非裔的賀錦麗攻撃拜登曾經反對「巴士政策」(busing)——以巴士運載黑人小孩到區外上學,以破除當時的種族隔離的政策。她更眼泛淚光、聲音微顫的對拜登說,她是當年其中一名被巴士運載的黑人女孩,是其中一名要融合其學校的二等公民。
拜登也在多項議題中被其他候選人逼到牆角。桑德斯指出拜登曾經投票支持入侵伊拉克,而他本人則領導反伊拉克戰爭的運動。加州眾議員史瓦維爾(Eric Swalwell)便稱他在1988年六歲時出席總統競選活動,其中一名候選人曾說應該交棒年輕一代,而32年後他卻仍在台上,他便是拜登本人。就連口齒不算伶俐的科羅拉多州參議員班納(Michael Bennet)竟也插上一刀,稱他擔任副總統時曾經向共和黨人妥協,令小布殊年代對富人削減的稅項成永久措施。
拜登四十多年來公職生涯,自然讓對手儲了不少彈藥,令之在辯論中忙於為其往績不斷辯護。不過其最大問題仍是,拜登在這個極端政治冒起的民粹主義時代,繼續一種過去廿多年溫溫吞吞,模稜兩可的中間路線。其甫開場的發言已經被主持人質問,他之前在出席一個募捐活動時向金主保證,在他當政之下,「沒有人的生活質素會改變,沒有任何事會根本性的改變。」現時美國貧富懸殊水深火熱,華盛頓的金權政治腐敗叢生,人民極為渴求一種徹底的改革,但拜登卻正在走時代逆流。
另一邊廂,各大候選人的在全力向左轉。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在辯論中不停強調最富有的1%如何摧毀美國夢,布蒂吉格稱要將全國最低工資定立15美元,紐約州參議員陸天娜(Kirsten Gillibrand)稱要瓦解在吸美國中產階級血的保險公司、製藥公司以及財團透過向候選人捐款從而控制選舉,賀錦麗稱要廢除私人保險公司,實現全民醫保,沃倫稱要實現大學學費全免、撤銷所有大學學債,民主黨在明年大選全面左傾,已是寫在牆上。
至於各大候選人的政綱的原創者,則是第二度參選總統的桑德斯。桑德斯上屆與希拉里對決時,便是以此套政綱參選。當時其被主流媒體大潑冷水,被認為這類主張不切實際、難以落實,會為政府財政帶來沉重負擔,又或者是社會主義、過於左傾,會嚇怕選民。四年過去,這些主張卻全部成為主流,各大候選人爭相仿傚,台上猶如有十個桑德斯一起辯論。此對爭取了二、三十年的桑德斯,心裏自然不是味兒。其也再難如四年前一樣,能在芸芸對手中別樹一格。
不過對於桑德斯來說,此對其多年來爭取打破金權政治,實現選舉正義,紓解貧富懸殊,促進經濟平等等的主張,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就算最終未能得到黨內總統提名,桑老也許仍可以仰天稱慰: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