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香港私家醫院北進 對港人有利?
有媒體報道,林鄭於2018年6月宴請私家醫院丶醫學院丶衛生署及醫管局代表,鼓勵香港私院到大灣區發展。緊隨其後,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於同年8月率百人前往大灣區各城市考察醫療。2019年初,「新風天域」集團又宣佈在深圳福田區收購了一間醫院的股權及地皮,冀建造世界級的私家醫院。集團董事總經理陳芷茵表示,希望做好醫院流程,讓港人對當地醫院有信心,舒緩本港公立醫院壓力。近年來蔚然成風的北上建醫院倡議看似是為香港大眾謀福利,然而深入探討卻發現北上設立醫院對港人來說根本不可能帶來最大利益。
香港無地可用 需北上建立醫院?
如果本港已經完全無地可用,那麼北上建設醫院為港人拓展就醫機會和空間無可厚非,然而現實卻是香港目前還有土地可供醫療發展用途,那麼就應該優先考慮在本土建醫院。
政府上月接納了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報告的八個優先覓地選項,長遠將提供3,000公頃土地,如果政府有意改善本地醫療質素,理應在覓得土地後,建設適當比例、數量的公私營醫院,應付本地居民需要。
必須指出,在本土發展醫療設施必然會比跨境更便利。以「新風天域」集團為例,縱然該集團稱新建醫院距離落馬洲口岸只需22分鐘車程,距離羅湖口岸也僅30分鐘車程,但無論如何都比不上讓市民在本港就醫方便。另外,就產業發展而言,優先發展本地的醫療設施才能為香港發展醫療產業,推廣醫療旅遊打下基礎,進而冀望以此為香港醫療帶來新的資金資源。
因此,只要政府要足夠的魄力撥出土地,本地財團又願意投資發展本港的醫療設施與產業,無論是對本地居民看醫生的便利度還是本地醫療產業的發展都是利好消息。政府在訂立大灣區的醫療發展方略時,務必要制定最有利本地居民的方案,本地商界精英除在商言商外,也應多一份回饋香港的社會責任感。
曾蔭權為行政長官時期,為了大力推動本港醫療產業化的發展,於黃竹坑、大埔、將軍澳、大嶼山東四個地方預留了共11.3公頃的土地作為醫院發展用地。其中黃竹坑最後建起來有500張床位的港怡醫院,大嶼山興建了北大嶼山醫院,將軍澳將考慮興建中醫院,大埔預留用地因為中大醫院的興建,考慮改為建設公營房屋。雖然曾蔭權時期預留的醫院用地並非最後全部興建了醫院,但足夠說明香港並不是不能夠撥出土地興建醫院。
北上建醫院 有助分流香港的醫療需求?
北上發展醫院的支持者認為,這樣可以讓居於內地的港人或對香港醫療有需求的人就近就醫,不用過來香港,進而緩解香港公立醫療系統的負擔。此說有待商榷。
第一,北上建醫院需引入香港醫護人員,極可能惡化本港醫療矛盾。由於內地醫生培訓丶制度和文化都與香港截然不同,而香港醫生又是港人就醫的信心保證,因此,若引入香港醫生,會惡化本地醫生不足的苦況;若不引入香港醫生,那麼渴望得到香港醫療服務的患者還是會南下香港就醫,分流香港醫療需求的作用甚微。
立法會調查顯示,香港市民若在內地需要就醫,逾半成受訪者選擇立即回港(55.6%),其次是致電香港醫生需求幫助或致電親友(各11.1%)。可見香港人對本地醫療的信賴,和對內地醫療的猶疑。而這又主要源於對香港醫護人員的信賴。
因此北上建醫院的成功要素,和想要達到分流的關鍵,在於引入香港的醫護人員。比如「新風天域」集團便透露準備聘請香港及外國醫療專家,以讓醫院的醫療制度和醫生質素贏得更多信任。然而對內地輸出香港的醫護人員,會惡化本港的醫療環境。現時,香港每一千名人口中註冊醫生數目的比例為1.9,遠低於周邊其他地區(日本2.5,南韓,新加坡2.3)。當海外醫生尚且求之不得,更遑論向外輸出本地醫護人員。因此北上建醫院有助舒緩香港醫療問題之說,在現階段仍缺乏充份理據支撐。
第二,北上建醫院能否減少到港就醫的人數仍不確定。按其願景,在香港以外居住並想要到香港就醫者,可以直接到大灣區其他城市的醫院享受香港醫療。問題一在於,想要獲得香港醫療服務的群體若居於大灣區以外,那麼不遠千里來到大灣區內的話,理論上又怎會介意多花一到半小時直達香港?問題二在於,就算本身居於廣東的港人不少,但政府和財團鼓勵的是私院北上,其所收的費用也未必是部分港人承擔得起,最終還是要回到香港公院輪候治療。
很大程度上,在內地建醫院惠及當地居民的可能性遠超過惠及本港市民。根據歷年的政府統計,有逾20萬左右的港人於在內地工作。 算上他們的配偶,又或是統計沒有覆蓋到的群體,也難以佔到香港市民的十分之一。其中又要考慮他們分散在不同的城市。很明顯,北上發展醫院計畫方便最多的是當地的一小撮香港居民和大量的當地市民,而且並不能大程度的降低來港就醫人數,也難以惠及大部分的香港市民。
回饋香港社會 切勿因果倒置
不可否認,現時確有港人回內地就醫。比如港大深圳醫院中,1/4的病人為香港患者。又比如港人彭磷基投資的番禺祈福醫院,住院病人有三成為香港人 。然而我們需要思考的是,這部分人中有多少是因為喜好內地醫療才北上就醫?還是因為實在無法忍受香港漫長的輪候期?更何況,這些醫院需要聘請一定比例的香港醫生,必然會加劇本地醫療系統人手不足的問題。
與北上建醫院的一個相反的例子就是中大醫院的興建。該醫院以香港居民作為主要服務對象,是一所針對廣大中產階層醫療需要的醫院。目前私家醫院缺乏規管、透明度是市民抗拒選擇私立醫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中大醫院在醫院管理、臨床質素、服務標準,收費透明度等方面加以改善,吸引有能力的市民從公立醫院就醫轉向私家醫院,以減輕公營醫療的負擔。同時,中大醫院承諾會接收由醫院管理局轉介的專科門診及日間手術個案,有助縮短公營服務的輪候時間。
北上建立醫院固然不是全無作用,只是考慮到它主要的受眾和香港目前瀕臨崩潰的醫療體系,此舉並不是目前最優先、最有效的辦法。這樣的觀點也並不是在反對大灣區融合,只是在資源能力有限的時候,應該優先解決自身的問題,當有餘力時才能顧及他方。北上興建醫院究竟能不能舒緩香港的醫療壓力,究竟服務了誰?香港培育出來的官員、財團精英們在此問題上確應多加考慮,在有限的資源下明確優先次序,在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同時切實做到回饋香港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