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綱要》為港青創造機遇 港府應培訓更多本地機師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前警務處長、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鄧竟成早前建議,由香港機場管理局牽頭,聯合區內機場和航空公司,成立大灣區航空維修培訓中心,未來甚至把中心升格為航空大學。鄧竟成的建議方向值得肯定,但我們仍要思考一個十分重要、卻備受忽視的問題:如何在融入大灣區發展的過程中,爭取以香港為主體,借力培訓更多本地機師,為有意「衝上雲霄」的香港年輕人提供更明確的職業導向?

香港航空業界的競爭力向來備受肯定,無論客運量還是貨物吞吐量,均居全球最繁忙機場前列。根據機管局的資料,香港國際機場在2018年獲《Air Transport World》評為「年度最佳機場」。然而,這榮譽卻無法掩飾一個尷尬的事實:本土機師比例偏低,國泰約4,000名機師中,只有約一至兩成為本地機師。

只要把握好大灣區戰略,香港絕對可以借勢培訓更多本土機師。(資料圖片)

目前,港人若要成為民航機機師,主要有兩大途徑:一、參加航空公司提供的見習飛行員計劃;二、自費到外國參加飛行訓練並考取牌照,在累積足夠飛行時數後,再應徵航空公司。問題是,見習飛行員計劃的取錄名額一直較少,而自費到外國受訓亦所費不菲。這些限制局限了本地機師的人數,而本港航空公司亦唯有聘用外藉機師。

香港真的沒有條件培訓更多本地機師嗎? 事實上,理工大學早在2016年開辦四年制、首年錄取56人的航空工程學(榮譽)工學士學位。這個課程包括四個分支,其中之一是「航空運輸機師理論」,修讀的學生只要獲航空公司選拔,便有資格參與額外專業訓練(Extra Professional Training)。可惜的是,在訓練機師方面,社會反而沒有那麼積極,例如機管局早在2016年成立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推出航空管理、地勤等課程,但就偏偏沒有機師培訓課程。

在培養本地機師上,香港並非沒有有心人,只是政府太過懶散。(資料圖片)

可見,香港不乏有心人,只是當局太過懶散。適逢中央早前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要求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我們認為在這個契機下,香港應該主動籌謀,強化本港的航空樞紐地位。與此同時,港府還應思考,如何為本地年輕人開拓新出路,包括成為飛機師。

具體來說,由於香港一直以來受制於空域和場地問題,好些有志成為機師的年輕人被迫遠赴海外受訓。如今《綱要》已經出台,港府應與其他大灣區城市的政府磋商,研究是否在當地建立訓練中心,協助培訓更多香港機師,大幅減省學員前往歐美、澳洲等地訓練的經費。

隨著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市場崛起,全球航空業勢必迎來蓬勃發展期,機師自然更加吃香。香港自詡國際大都會,當然會繼續接納外籍機師,但港府亦不應以此為理由,懶散地認為無須為本地青年創造機遇,反而應該利用大灣區發展的機遇,成就青年,翱翔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