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車禍檢討】車輛黑盒形同虛設 政府監察不力難辭其咎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政府年初成立專營巴士服務獨立檢討委員會,目前已完成聆訊,並即將發表調查報告;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顯示,政府一直疏於監察專營巴士的行車紀錄,亦無持續更新巴士黑盒的裝置要求,有違當初要求巴士安裝黑盒的原意,未能好好督察業界的行車安全水準。

自2003年屯門公路巴士墮橋意外發生後,政府推出一系列加強巴士安全的措施,其中包括為專營巴士安裝車輛黑盒。據政府所述,巴士黑盒(又稱電子車速紀錄儀)一般用作記錄車輛的行車資訊,如車速、行車時間、車程、巴士傾斜角度、加速和減速情況、車門開啟等資料,有助進行意外調查和車隊管理。

雖道黑盒資料有助監察行車安全,政府卻沒有善用。據運輸署呈交的文件,今年年初署方才正式從專營巴士營運商收集黑盒數據,惟在過去十數年並沒有主動監察;此外,自要求巴士車廂安裝黑盒後,署方一般只對巴士黑盒的功能作出抽查,以確保其運作正常,卻不檢視盒內資訊;署方雖先後在2009及2016年,要求專營巴士營運商加緊抽查盒內資訊,以加強監察行車安全,但並無規定營運商必須向政府交出有關資料;直至去年深水埗奪命巴士意外後,署方才正式要求營運商須每月按隨機抽查黑盒結果提交報告。

政府要求營運商在巴士上安裝黑盒,卻不跟進內裏資料,監察行車安全的責任就只落在營運商身上,實難以提升行業整體的安全水平。更甚者,據巴士黑盒生產商在聽證會上的供詞,黑盒雖能記錄巴士車速,惟九巴卻未有啟動「持續記錄加減速數據」功能,亦沒有儲存踩油及煞車等資料。

去年9月長沙灣道發生城巴剷上行人路嚴重意外,三人死亡。(資料圖片/蔡正邦攝)

若政府用心跟進黑盒數據,絕對有助提升巴士行車安全水準。據某巴士公司呈交的月報所見,在當月8,552次黑盒例查中,發現有271宗超速,該公司亦對涉事司機作出口頭或書面警告,足見黑盒資料的重要。署方在過去十數年間視之不理,絕對可謂失職。

除了疏於監管黑盒數據,政府亦沒有好好跟進黑盒科技,未能與時並進。政府引進巴士黑盒時,設有一系列基本要求,例如要求能記錄行車時間、超速及大力煞車等資料,卻自此沒有作出任何更新,直至今年八月,運輸署才更新黑盒規格,加入全球定位系統(GPS)。

委員會早前提交的文件顯示,有巴士公司在一個月內錄得271宗超速事故。(資料圖片)

隨科技日新月異,黑盒技術早已發展成熟,例如可支援記錄巴士行車路線、煞車應用等資訊;而黑盒設GPS系統亦早非新事,可配合地理定位為車長提供超速警報,並已廣泛受專營巴士營運商所應用。可是,政府一直無意跟進其一手引入的黑盒技術,未有好好運用科技之餘,反要求巴士公司自行追上科技,教人質疑政府的態度。

平情而論,在巴士慘劇發生後,專營巴士營運商屢受社會指謫,但政府監察乏力,理應同樣負上相當的責任。政府在無數意外後終於明白檢察巴士黑盒數據的重要性,既可謂是從善如流,但亦可謂亡羊補牢。若政府銳意阻止更多無情的車禍,必須立刻檢討一己責任,思考如何主動監察業界的駕駛行為。

九巴的意外率在過去3年有上升趨勢,3年間上升14.4%。(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