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致光再發網誌自辯 滅貧真的不可能?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香港貧窮率高企,官員應重訂財富再分配原則,以補貼方式將貧窮人口降低。諷刺的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在扶貧高峰會稱貧窮率「平穩」,毫不視貧窮為一個問題;勞福局局長羅致光近日更發表題為《貧窮統計數字的知多少》的網誌,為貧窮率高企作無力辯解,這反映他們在管治理念上存在嚴重偏差。官員的藉口市民已經聽得夠多了,如果他們沒能力根治貧窮問題,甚至視之作正常現象,那就應該退位讓賢,讓有志之士管理香港。

在討論滅貧的可能性之先,必須釐清一個關鍵事實──香港的貧窮線實為赤貧線。官員強稱香港的貧窮線只反映相對貧窮,並非絕對貧窮,故難訂立滅貧目標,這說法存在兩個謬誤:

其一,現時以住戶入息中位數一半界定貧窮人口,早為人詬病,因為香港最低工資水平低,大量低薪人口拖低了入息中位數,若收入只有中位數的一半,生活必然捉襟見肘。舉例說,現時單人住戶月入4,000元以下,才被視作貧窮,這金額根本難以應付日常生活,所以現時的貧窮線實為赤貧線。

其二,如果現行的貧窮線是滅貧的障礙,那麼政府可以另訂依生活成本計算的貧窮線,早年樂施會亦曾作出研究,政府大可參考。政府一方面稱不能視貧窮線作扶貧線,另一方面又不設反映市民生活支出的扶貧標準,唯一可能的解釋,就是政府無意根治貧窮問題。

如此看來,貧窮人口高企不下的本因,並不在於貧窮線的設計,而在於官員對於社會問題的基本認識存在偏差。「01周報社論」早前指出,上年度的貧窮差距為209億元,政府只要付出這筆金額精準扶貧,原理上可以滅貧,就算社會上仍存在貧窮人口,數目亦將大為降低。

羅致光在網誌回應這點時指,如果將貧窮線改為扶貧線,並按依此計算的貧窮差距作現金補貼,會引來兩個反效果:其一,減少低收入人士工作誘因;其二,一旦工作人口降低,政府要補貼的金額就不止於貧窮差距的數額。惟在現行的社福政策下,這兩個結果幾乎沒有可能發生。官員提出此等言論,如果不是出於對現行政策的無知,就是無意扶貧。

政府現時的直接現金扶貧政策,主要是綜援、職津,香港失業率低企,以低薪在職家庭為支援對象的職是主要扶貧政策。按現時的申請條件,低收入住戶必須工作一定時間,才能獲得現金補貼,故此,增加職津補貼至在職家庭收入整體高於貧窮線水平,不會減低市民的工作誘因。如此說來,增加現金補貼會降低工作誘因之說,難以成立。

既然工作人口降低的機會甚低,補貼金額則不可能大幅增加。退一步說,如果政府真的害怕扶貧支出會成「無底深潭」,也可以增收利得稅、富人稅,並將徵得稅款補貼貧窮人口。這是簡單不過的再分配原理,但過去政府在處理強積金對沖、標準工時等尚且畏首畏尾,更遑論會主動提出增加利得稅。政府再分配的政策乏力,反稱滅貧不可能,顯然是推卸責任。

在自由經濟體系下,必然會存在大量貧窮人口,管治者的責任,是訂立法規,確保企業給予員工合理的待遇,免遭剝削。如果工資不足以改善貧者生活至合理水平,管治者則需要運用公權力,作分配財富,改善貧者的生活水平。以上兩者,是政府、特別是勞福官員的基本責任,如果官員隔岸觀火,社會基層只會陷入無日無之的痛苦當中,長此下去,更會威脅到社會穩定。

貧窮問題已屆水深火熱,官員再巧言令色,也難以掩飾扶貧政策的不濟,他們與其再廢唇舌作無力辯解,倒不如盡早訂立指標,落實扶貧措施,助基層走出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