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bnb促「住宿共享」合法化 本地房屋供應或現危機?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今年7月《旅館業條例》修訂草案在立法會通過首讀,加強規管無牌旅館及居民出租住所,Airbnb認為草案不合時宜,促請政府及立法會就「住宿共享」類別進行公眾諮詢。然而,本港房屋供應不足,貿然開放住宅作持牌旅館,令部分業主可繞過公契規定牟利,將影響本地市民的居住質素。政府應平衡商業發展及居民權益,慎加考慮「住宿分享」的必要;同時,應簡化旅館牌照申請程序及發牌框架,助業界長遠發展。

《旅館業條例》修正案打擊無牌旅館

立法會已於本年7月通過《旅館業條例》修正案首讀,修正案的目的為改善現行發牌制度、加強阻嚇力以打擊無牌酒店及賓館。條例草案中明確區分「酒店牌照」和「賓館牌照」,並賦予牌照事務處的執法人員權力可向法院申請搜查令,使用合理武力入屋搜證,無牌經營酒店或民宿者須負上刑事責任,並擬將最高罰款由20萬元增至50萬元,最高監禁三年。

全球民宿預訂網站Airbnb認為草案不合時宜,促請政府及立法會就「住宿共享」類別進行公眾諮詢,並發起網上聯署,呼籲全港市民參與。是次加強規管,將可能迫使平台內的無牌旅館下架。2016年,Airbnb的出租房源共有6,474個,當中有約一半為整棟房屋或整個單位,其餘均為獨立或共用房間,Airbnb透露,去年在香港的收益高達26億港元,相當於尖沙咀半島酒店去年收入的一倍。

須注意的是,修正案通過並不代表用戶使用Airbnb可構成罪行,平台內的房源包括持牌旅館及私人住宅,旅客可合法地通過平台預訂持牌旅館。

Airbnb網站指分享空間可賺取收入。(Airbnb網頁截圖)

共享宜先保障居民住屋空間 單位出租涉及住戶權益

共享經濟善用閒置資源,即房屋剩餘的空間,促進文化文流,值得肯定。不過,在香港房屋短缺的情況之下,若將公契上列明只可作住宅用途的土地貿然開放予旅客租住市場,不能排除有業主將住宅以營運旅館的形式分租單位,賺取更高的租金收入,令房屋供應更為短絀。而政府早年廢除租務管制,業主只需一個月通知便可以趕走租客,若然開放房屋轉作旅館,恐怕會出現斷租潮,威脅到本地居民的居住權。在未有充足的房屋供應下,政府應更慬慎考慮「住宿分享」對市民的影響。

此外,本港樓宇密集,在多層的住宅大廈內經營旅館,會影響其他住戶權益,住宅大廈的管理、保安、維修等由大廈住戶共同承擔,個別住戶卻以「住宿共享」的美名牟利,讓短租旅客於屋苑內自出自入,逃過法例對旅館標準的規管,對社區內的住戶以及持牌旅館並不公道。

日台有限度開放市場 港渡假屋可申賓館牌

事實上,國際社會同在思考如何合理限制共享為名、牟利為實的不當分租行為。日本去年底通過了新民宿法例,為民宿作合法登記,早前Airbnb香港暨台灣公共政策總監蔡文宜亦提到,港府應效法日本或台灣等地區的做法,作分類規管。然而,不但各地的房屋及土地政策有別,日台政府在平衡旅遊業發展及居民權益之下,對民宿的標準亦非常嚴格。例如只有限度開放郊區的業主經營民宿,對出租的時段、每年經營日數等都有嚴格限制。法例出台後,日本Airbnb平台就有大量不合規民宿遭下架,民宿總數從6.2萬間大跌八成至1.3萬間。

在港增設「住宿共享」類別的牌照涉及民生,目前市民若有心經營民宿,可根據《旅館業條例》(第349章)申請牌照的一般指引,申請旅館牌照,確保樓宇結構、消防、照明及通風系統等適合出租予旅客。近年持牌酒店及賓館的數目與日俱增,從2012年初的1493間,上升至 2017 年6月的2024間,升幅達 36%,政府應進一步簡化申請程序及賓館發牌框架,助酒店及旅遊業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