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管升格大學只是第一關 如何走下去才是挑戰
恒生管理學院於10月30日正式升格為私立大學,名為香港恒生大學,是本港第11所大學。恒管爭取升格大學多年,終見成功,實屬可喜可賀,有輿論「掃興」地指香港將有太多大學,以至學歷貶值,顯然昧於事實。無論如何,恒管升格大學只是本港高等教育產業發展進程的其中一步,若要走得更快、更前,還需更多政策配合。
香港不嫌「太多」大學生
政府一直有意發展教育產業,「將香港發展成區域教育樞紐」,相信是不少港人耳熟能詳的口號,恒管升格成功,誠有益於高等教育產業。簡單來說,本港法例並無為「大學」加以定義,但按《專上學院條例》,院校必須經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認許,才能使用「University」或「Tai Hok(大學)」作校名。換言之,成功升格為大學的院校,不會擁有更多法定權力,但卻極具象徵意義,反映院校獲政府認可其辦學及研究能力,可吸引學生報讀及學者加盟,有助學校發展。
對於這個喜訊降臨,有些人卻大潑冷水,認為會加劇學歷貶值,又擔心本港大學「過多」云云。不過,其實恒管現在以「學院」之名辦學,也會頒發學士學位,故原則上升格一事不會「直接」令社會多了大學畢業生。論者或謂升格會加強中學或副學位畢業生報讀恒大的意欲,變相增加全港學士人數;這種說法當然合理,事實上,這正是恒管渴望升格的原因,然而,這又有何不好呢?
根據勞工及福利局編撰的《2022年人力資源推算報告》,到了2022年,香港對擁有學士學位程度的人力資源將現50,800短缺;雖說具研究院學歷者也可從事該等工作,但即使將之計算在內,人力供應仍只略剩約2,600人。由是觀之,諸如「大學生供過於求」、「社會不需要這麼多大學生」等說話,不過是直觀、情緒先行的見解,沒有科學根據。
升格以外 還需更多政策支援
若香港真的要成為「區域教育樞紐」,當然需要更多大學,惟除此之外,還需政策配合,舉例來說,當局可放寬自資院校招收內地生的限額。目前,獲准從內地招收學生的自資專上院校須確保內地、澳門及台灣學生人數不多於全校學生10%,但眾所周知,本港中學畢業生減少在即,要讓自資院校持續營運,這道門檻必須調整;再者,不論從大灣區整體規劃抑或推動本港高等教育產業發展的角度看,讓自資院校招收更多非本地生(現實而言,當以內地生為主),也是好事一樁。
此外,資金援助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為幫助開拓專上院校的經費來源,政府自2003年起推出了「配對補助金計劃」,凡在計劃之列的院校,每成功募得捐款,便可同時獲政府補助。在第四至七輪計劃中,自資院校均有份參與,但未知是否由於有意見認為政府不應用公帑幫助那些辦學能力遜色的自資院校,最新一輪(第八輪)配對計劃終不接受自資院校參與。論者的疑慮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如此「一刀切」處理,連表現良好的自資院校(例如樹仁大學、恒管等)也受牽連,卻非最佳的處理方法,望當局能找到折衷的方案。
最後,較少人提及的,是私立大學在研究方面所需的支援。當局在審批自資院校是否有能力升格為大學時,也會審核院校的研究能力;事實上,儘管有人主張「教研分家」,但無可否認,大學必須具備良好的研究能力。按現制,資助院校和自資院校的研究人員可以參與不同的研究資助局計劃,惟研究經費不會隨人「過戶」;換言之,私立大學較難從資助院校「挖角」,為前者增添發展難關。須知道,邀請重量級學者講學,是新辦院系的慣用策略,恒管邀請著名古文字學家張光裕教授任中文系主任,便是例子。故此,要助私立大學建立口碑,還待政府找到合適的做法,容許某些研究撥款受助人往來於資助與自資院校之間。
協助自資院校發展、推動高等教育產業化,為的不只是個別院校的生存或生意,而是香港整體發展大計的其中一環。拿最簡單的一點來說,本地專上院校多了,自然需要更多具研究院學歷的人才擔任講師或教授,這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本地研究生畢業後的生計,進而刺激本地人才「讀研」,不論對創科、經濟,抑或社會精神素養而言,都是好事。所以,隨着恒管升格成功,還望會有更多政策出爐,推進教育產業的發展。
延伸閱讀︰
【專上教育.倡議(三)】自資評審從嚴 私立規管從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