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明日大嶼」須承擔人口壓力 填海造地宜惠及市民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今日(10日)公布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願景」,研究在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建造合共約1700公頃的多個人工島,首階段的填海工程預計於2025年展開。填海所得的土地儲備預計用作興建26至40萬個住宅單位,供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預計首階段的住宅單位可在2032年入伙。同時,政府將研究以道路和鐵路連接屯門沿海地帶、北大嶼山、中部水域人工島和港島北的傳統商業中心,並推展一條與北大嶼山公路並行的高速公路和擴建龍門路。

東大嶼填海計劃並非新政,2014年的《施政報告》提出研究開發東大嶼都會,2016年的《香港2030+》為計劃提出初步概念,建議以填海開拓土地,締造香港第三個核心商業區發展群,以容納新增人口。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早前估計,造地成本約每平方米1.5萬元,指若要開發新發區,當中只有2至3成土地會用作建屋,其餘均為道路及公共設施等。新一份施政報告未有表明整個計劃成本,有消息指,連同交通基建,成本至少4至5千億。

林鄭月娥宣佈推出「明日大嶼」計劃,在交椅洲填海造人工島。(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第三個核心商業區選址東大嶼 職住失衡增交通壓力

該填海計劃選址東大嶼,稱可透過其地理優勢形成交通連接,與港島傳統商業中心區相輔相成,亦可與先進的「機場城市」發揮協同效應。報告指新的運輸走廊計劃可紓緩現時西鐵和屯門公路繁忙時段的擠逼情況,加強香港島與大嶼山之間的交通連繫,拉近赤鱲角機場與香港島的距離。

確立開展計劃前,政府須清楚解釋填海計劃選址東大嶼的必要性,以及造地後的分配制度。現時計劃的公私營房屋發展比例雖定為「七三比」,但仍未能解決土地分配不均。「01觀點」一再強調,填海的重點在於土地規劃,新建土地應優先用於建設公營房屋、社區配套等,降低低密度豪宅區的比例,真正回應市民的居住需求。此外,政府亦宜思考利用新發展區域的土地,建立更完善的房屋體系,如重建「中產公屋」,調整區域的人口結構之餘,也為中產階層提供選擇。

此外,作為「機場城市」及第三個核心商業區,政府初步估計中部水域人工島可提供約34萬個就業職位,人工島的交通基建應配合該區居住、工作、商業及運輸需要,以及應付龐大人口壓力。以在1,700 公頃土地住滿至少70萬人計,東大嶼都會的居住人口密度將為至少每平方公里1萬4千人,加上其他商業活動的需要,來往香港島與大嶼山之間的交通接駁有一定的基建技術挑戰,政府若決意發展人工島,宜留意其負載能力及人口密集程度。比起耗費大量資源發展高難度的東大嶼,政府其實有更佳選項。

《香港2030+》顯示,香港約有41%的人口居住在新界(不包括荃灣和葵青),但新界只提供全港約24%的就業職位,大部分居民須前往都會區工作。因為居所與職位地點分布失衡,交通也自然擁擠。然而,東大嶼現時的設計,不但無助建立居職平衡,更會令核心都會區不斷膨脹,令新界人口難免繼續湧入都會區工作,構成更沉重通勤壓力。與其執着於在中環附近興建都會區內的第三商業中心區,不如盡早規劃在新界建立第一個商業中心區,以一舉打破目前居住失衡的困局。

《2030+》人口與職位空間分布

長遠而言,土地儲備必須配合長遠規劃,填海等造地計劃須考慮人口變化、人口分布、交通配套等技術因素,發展新都會時,應多加現時留意職住失衡的問題,以及地區的負荷,土地分配必須回應社會所需,惠及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