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論壇】非洲比香港更懂與中國打交道?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600億美元是個什麼數字,它具體會為非洲帶來什麼影響,又會對國內的經濟建設帶來什麼實質改變,這一切都不像是香港人會關心的課題。至於「關心」中非合作論壇的人,更多是在留意中國有什麼出醜事,可資訕笑一番。在如何認識國內發展一事上,香港作為近親,似乎甚至比不上「遠鄰」非洲。
所謂認識,當然不是歌功頌德。香港犯不着跟住國內主旋律,也吹奏起「厲害了,我的國」式的馬屁曲。功利一點兒說,認識國內發展,是要借東風大起之勢,乘一趟便車利船。

坦白說,香港現時不少人會看國內發展時,還是偏帶點城中才子所說的小農基因。「自己人都養不好,就充大頭鬼去非洲大撒金錢了。」「冷戰時期蘇聯往非洲輸了多少血,最後怎樣?」「為跟美國爭霸,都亂來了。」這些論調慣性輕易地把「援外」與「救內」簡單對立起來,用一、二戰時期透過挑起對外爭端以麻醉國內不滿的方式,去理解現時中非、甚至中美的新型國際博弈。中非的合作,是足以為香港帶來的啟示的,若被這種狹隘觀點一葉障目,就不太值得。

大國責任背後還是利之所在

一個國家的發展,總不能靠「塘水滾塘魚」,任何形式的自我孤立,都注定是自掘墳墓。大陸領導層經常說改革進入深水區,這不是自己嚇自己的話。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各種「發育不良」更是曝露人前。但危中總帶機,貿易戰令中國更為深刻認識到內需市場不足以推動經濟長期向榮,過份倚賴單一強勢海外市場更是危險處處。既是如此,就須在繼續開發傳統強勢市場外,加快發展新興區域巨大的發展潛力。擴張自身在非洲的影響力、加強企業在非競爭力,就是生在包括貿易戰在內的各種國際博弈經驗。

可能得不償失?任何發展、投資怎樣說也必然存在打賭成分;但既然是場不能不賭的博,理性分析、冷靜判斷過後,利之所在,又有什麼好保留?

再者,一個國家發「大國夢」是沒有錯的,說到底還是一句「利之所在」。在對非援助的爭議中,國內有些媒體總是喜歡強調「大國責任」,甚至說要在大國的位置上久坐,就要承擔大國的責任。黨的喉舌說話的確該這樣強調「義」,但讀者應該更讀懂背後的「利」。大國就是要利用強勢,確保國際軟、硬影響力持續擴張,利用國際環境持續鞏固及改善國內發展。既是如此,就須千方百計維護自身的強者地位;到形勢比人強時,就說什麼也是廢話。香港人對此應該深有感受。

變幻局勢中 非洲以行動說明意志

在國際利益爭奪這一點上,人類在過往大半個世紀其實沒有怎樣「進化」,現實政治realpolitik還是決定因素。只是現時的大國,在主張自身權益時候,也須懂得說同時保障別國權利,其結果是增加了自身獲利的機會,也減低了對手的抵抗意識。這是冷戰零和思維過渡至「和諧發展觀」的關鍵轉變。

中國在「共贏共榮」、「和諧發展觀」大旗背後打的是什麼算盤,非洲國家當然明白。但既然是各取所需,那就是合理買賣,沒有什麼大問題。國際舞台上沒有永遠朋友、也沒有永遠敵人,只有永遠利益。中國要借助非洲的資源、市場解決國內產能過剩、尋求市場多元化的問題,也借以擴大國際影響力,這絕對沒有問題,非洲最關心的是「於我何加焉?」中國拿來了錢,帶來了工作,提供了基建,縱使質素不是一流的,說到底也是「雞髀」而非「雞肋」。合作成功,就共贏共利;失敗了,中國輸的遠比本國多。

重點是,中國的援助是為利而來,不講什麼政治改革、道德枷鎖,這對非洲領袖而言,絕對是「何樂而不為?」的事。網絡上玩弄古語改編的「有朋友自遠方來,非姦即盜;無事獻殷勤,不亦樂乎?」大概可以完美演繹非洲領袖的心底話。這次中非合作論壇基本上是「萬邦來朝」,給了中國面子及裏子,也為非洲帶來巨大的合作與發展機遇。至少從牌面上看,這是多贏的局面。

那非洲各國會擔心中國透過經濟壟斷,控制本國內政嗎?西方各國在過去多個世紀,用盡各種軟硬手段,都不能非洲各國屈服。說中國積極的共同發展式外交信念可以操控非洲,這到底是過度高估中國,還是過度低估非洲或所有曾經試圖控制非洲的列強?抱着單純的殖民論去看中國對非政策,是怎樣也說不通的。

天下熙攘,皆為利來;非洲選擇與中國深化合作,只是在新一輪的賭博場上投注在中國的共同發展觀,用行動說明了意志。中國不能兌現共富的承諾,人家是會走的。講到控制不控制、殖民不殖民的,就真的扯太遠了。

香港須問:我們還有什麼可輸?

中非合作,尚且可以浩浩蕩蕩;中港融合,卻總是鬼鬼祟祟,像是見不得光。社會上總有人抱持奇特觀點,認為港深同城化、加強中港融合一類的發展,會令香港「被大陸食咗隻車」。這種「吞併」說,其實比「新殖民主義」更加「無厘頭」。「車」是什麼?香港的主權、治權、又或近數年提出的全面管治權,都早已說明,這座七百萬人的城市就是大陸的囊中物,你再不喜歡也不能否定這事實。

我們之所以能保持一定獨特性,靠的是什麼?這絕對不是部分本土派口中什麼「中共高層要靠香港走資」云云的屁話,而純粹就是中共承諾的「高度自治」。若然這就是我們的「車」,那怕什麼會比國內搶走?它本來就是大陸給予香港的……

香港人本來須思考的,就是如何在高度自治的基礎上,與包括大陸在內的世界各地,展開充分合作,繼續維持香港的繁榮富庶、改善香港的發展不公。任何有利達成這個目的工具,不管它是來自大陸還是火星,都要善加利用。

然而,囿於意識形態紛爭,「大陸資源」、「大陸技術」、「大陸資金」、「大陸人才」,但凡是有「大陸」兩字,都不斷被污名化;甚至到最後連「大陸」兩字都一併污名化起來。這種驚怕中港合作的情緒,上至行政長官、下至普羅市民,無不受其影響。結果,只要是涉及中港合作、融合的事,應該做的事大家都畏懼起來,避而不談;反合作、反融合的無聊幼稚思想,反而大行其道,牽扯着社會胡奔亂走。

時至今日,香港除了金融及地產兩項老本行仍然保持一定強勢,其餘各個環節都處處落後於人,甚至可以說一句,我們已到了無甚可輸,必須放手一搏的地步。當然,物質以外,香港尚有相對完善的法治與審計等制度優勢,足為競爭之資。但若然社會繼續受困於各類的政治正確、意識形態矛盾,而不能「義」「利」兼思,做該做的事,那老本可恃多久?

遠在千里之外的非洲,尚且知道循利而行,找到一套與大陸合作的機制與法門。相反近在咫尺的香港,則不斷地作繭自縛,不亦怪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