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填海無罪 造地有理 如何跳出思考誤區?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前天(25日),香港電台節目《眾言堂》與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合辦了一場「土地大辯論」,現場所做的調查發現,與會觀眾聽畢講者的發言後,對「填海」這個發展選項出現最大的態度轉變——原本有53%人支持填海,會後則只有40%。
到底應否填海,向來是甚具爭議的話題,近日由前特首董建華牽頭成立的團結香港基金倡議推動「強化版」東大嶼都會,更令人容易將填海與東大嶼都會計劃畫上等號。然而,撥開迷霧,則可發覺社會討論應否填海時,甚少針對填海本身,反而無端加了一些前設,致令無法準確評估填海的價值,這點不可不察。

多場諮詢會討論中,公眾就郊野公園、填海、粉嶺高球場及棕地的發展有較多意見。(資料圖片)

香港成功建基於填海

先看一些不騙人的數字。現時全港的已發展地區中,有四分之一、合計7,000多公頃土地是填海而得,當中包括中環、海仔、尖沙咀等核心商業地段。又如新市鎮方面,無數港人安居的沙田、大埔、荃灣、屯門及將軍澳新市鎮,都是建於填海地,就以將軍澳為例,區內80%以上人口都是住在填海地。陳茂波還是發展局局長之時,就曾指出,全港有近200萬人居於填海地之上。換言之,今天不少分析「應否填海」的人,很可能正是站在填海而得的土地上。當然,存在不等於合理,分清應然與實然,是基本的思考方法;然而,認清這些數據與事實,無疑能避免將填海妖魔化。

延伸閱讀︰【土地大辯論】百餘年填海七千公頃 重啟惹爭論

 

土地不會「嫌多」

無可否認,填海會影響海洋生態,但其實人類任何的「發展」模式均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生態,所以關鍵是權衡輕重而已。雖然有論者指政府的《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高估了本港人口增長及土地需求,但鐵一般的事實是,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61平方呎,公屋更只有124平方呎,遑論劏房戶的57平方呎。再加上香港特色景緻屏風樓,以及供不應求的公共設施,不論從何等角度看,香港都需要更多土地,焉有土地「太多」的擔憂?

延伸閱讀︰【土地大辯論】「住大啲」合乎情理 香港土地難言足夠

 

填海與其他方案 why not both?

當然,除了填海之外,尚有多個發展選項,但這不代表因此便要用「非此即彼」的思維看待眾多選項。收回粉嶺高球場和地產商囤積農地、重整棕地,甚至終止丁權,這些都是有助規劃與發展的手段,而它們彼此之間絕非互相排斥,反而更應同步進行,用四字歸納就是「多管齊下」;如果論者說不應填海的理由是「還有其他可行方案」,顯然違反了這個基本原則。試想像一下,若然有人謂不應收回粉嶺高球場,原因是香港尚可以填海;然後又有人反對收回發展商囤置農地,因為政府應優先收回粉嶺高球場——如此的「辯論」,有何質素、理性可言?

延伸閱讀︰土地問題非一招半式可解 高球場填海可雙管齊下

團結香港基金建議於大嶼山東部水域填海。(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反對填海,抑或反對錯誤規劃?

另一個令人對填海有所保留的「理由」,是「填海後不一定有屋住」,又或「東大嶼都會計劃成本效益低」。這類說法固然反映市民不信任政府,當局必須為此反省,但同時混淆了「填海」與「錯誤規劃」,誤將兩者視作必具因果關係。假如政府填海後不作妥善規劃,例如將大部分土地賣予發展商興建貴價私樓,那當然值得反對,但要反對的是土地分配方式,而非填海本身。事實上,若將論者的邏輯推演開去,即認定政府所有覓地方案都是為了向地產商讓利,那麼即使是收回粉嶺高球場,也不應支持,但這又豈是理性的思考方式?

延伸閱讀︰【土地大辯論】海與土地不可兼得 只怕政府填海建豪宅

 

為了增加土地供應,填海是可取的做法,某程度上,香港的成功也是建基於填海。填海的確會影響海洋生態,這點毋從否認,只是「針無兩頭利」,既然社會需要提升生活質素,便有不得不作的犧牲。在土地大辯論中,社會最應謹記的是「多管齊下」,若無緣無故的自我設限,將各個土地發展選項視為互相排拒,又或認定「填海就是偏幫發展商」,便不可能得到理性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