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制裁令揭穿美歐矛盾 說好的圍堵中國呢?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特朗普政府執意撕毀得來不易的伊朗核協定,重新制裁伊朗,除了引起中東局勢不穩外,更為美歐關係增添陰影。上月底,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訪美,雙方達成貿易共識。然而言猶在耳,美歐雙方又在伊朗問題上再現分歧。本周一(6日)歐盟為了應對美國制裁伊朗,啟動「阻斷法令」(Blocking Statue),保護歐洲企業免受制裁令波及。美歐緊張關係雖然有所緩和,然而歐美的利害分歧已日漸浮現,估計未來難以坦誠相待,更難談圍堵中國。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左)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右)會面之後,歐美隨即化敵為友。(視覺中國)

美國對伊朗重啟制裁,令歐洲企業在伊朗的近200億歐元投資隨時化為烏有。美國在考慮此項政策時,顯然未有考慮他口中的「歐洲朋友」的立場。歐盟動用「阻斷法令」應對,雖然令歐洲企業在歐盟範圍內毋須跟隨制裁令,但卻未能保證美國不會制裁有關企業。德國工商會指不少德國企業為了避免被美國興師問罪,已決定將業務撤出伊朗。

雖然「阻斷法令」的實質成效有限,但此舉措無疑再突顯了美歐兩大勢力的矛盾。上月底容克訪美,雙方同意暫時休戰,不再互徵關稅,承諾會推動貿易談判。美歐傳出好消息,馬上引起猜測,認為美國意欲專心對付中國。會後,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更表示,歐洲同意與美國聯手對抗中國,協助特朗普迫中國在貿易事情上讓步。更有分析認為美、歐、日等先進國家將各自簽訂自貿協定,聯手將中國排除在外。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在5月就聲明將會以「防衛法規」對抗美國對伊制裁 (視覺中國)

庫洛德擅於吹噓,為特朗普各種不負責任、而且沒有經濟理論支持的講法護航,本身就不值得信任。而且冷靜下來,事實並未如庫洛德所言,歐盟並沒有附和美國。而且,本月初在新加坡舉行的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議上,歐盟官員與中國外交王毅會談,又稱歐洲與中國是長期朋友,無意採取任何政策針對中國,希望與中國繼續合作。事實上,容克在與特朗普會面前,在月中已與中國舉行峰會發表聯合聲明,同意改革世貿,完善多邊貿易機制。

伊朗問題更令人質疑「歐美」團結的假像。最合情合理的想法是,歐洲只是希望從貿易爭議中抽身,在中美之間左右逢源。歐盟近日面對不少內部問題,除了各國疑歐勢力興起,英國可能「硬脫歐」的風險更嚴重困擾歐洲局勢;歐盟顯然不想在貿易問題上節外生枝,先集中精力「救火」。

面對美國的抉擇,伊朗總統魯哈尼近來表態強硬,並無視特朗普舉行「美伊峰會」的倡議(視覺中國)

特朗普打着「美國優先」的旗號,以單邊主義先行,期望全世界能為了美國利益而奮鬥,實在是癡人說夢話。但同樣,各國也不想得罪強鄰美國,自然難與中國結盟。雖然中美在貿易戰上都想盡力拉攏朋友,但可以預期兩者的如意算盤難以打響,下半年的貿易戰很可能只是中美兩國的單打獨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