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房局話拆唔拆 陳帆煩上加煩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港府落力推銷管理樓市新措施,陳帆當然不例外。特首林鄭月娥尤其關心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工作量太大,日前提議分拆運輸及房屋範疇,重組政策局。的確,早在 2007 年運房局蘊釀成立之初,社會已批評曾蔭權政府不應勉強湊合兩個關係較低又互不統屬的範疇於一個政策局,但上屆政府重組不成,導致陳帆今天要為房屋和運輸議題奔波。
「拆局」之說曇花一現,林鄭今天(7 月 3 日)回應沒有重整時間表,陳帆繼續為運輸煩惱。假若架構重組有助施政,政府不應輕易放棄,考慮把房屋歸入土地規劃的政策局,運輸歸入商務經濟,甚至創新及科技局,推展智慧城市。但不論拆局與否,如果部門之間各自為政,遇事則推卸責任,政策局如何重組也不會解決問題。

陳帆指,若分拆運房局工作,期望繼續處理房屋政策。(張浩維攝)

成立運房局 曾蔭權直言管轄範疇聯繫欠奉

把運輸及房屋範疇併在一起,是曾蔭權政府的主意。曾蔭權在 2007 年重組政策局,重整董建華時代的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和環境運輸及工務局,成為運輸及房屋局以及發展局。

外界對此舉不明所以,曾蔭權坦言重組政策局的組合「在表面看來未必有很大的聯繫」,部份原因是「平衡工作量分配」。

平情而論,運輸和房屋關乎民生,而且,在都市規劃上,不乏支持「交通主導的發展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即連繫人口、活動、建築物和公共空間,善用土地資源,設計多樣化及以公共交通工具為主的通勤方法。若果官員處理得好,將能贏得港人掌聲。

再者,外界一向認為,運房局的正副局長有分工,例如上屆的張炳良熟悉房屋範疇,邱誠武則由曾蔭權時代已擔當副局長,分管運輸。今屆陳帆上任,副局長蘇偉文則曾擔任房屋委員會轄下財務小組委員會主席達十年,分管房屋範疇。

梁振英2012年上任前力推「五司十四局」改組方案,最終於立法會拉布下擱置。(資料圖片)

施政錯誤叢生 政策局卸膊 運房局成眾矢之的

好景不常,新局成立不久,香港大型運輸基建連番錯失,房屋分配失效,加上嚴重意外,運輸及房屋兩大範疇風波不斷。高鐵、港鐵、港珠澳大橋工程延誤、超支、建造工程事故頻生,樓價不斷攀升、公屋興建落後,還有南丫海難和鉛水事件,運房局也難辭其咎。

另一大問題,是運房局沒有掌控土地供應的權力,權在發展局。過往有報道引述運房局和發展局不合拍,發展局撥給運房局的地皮,不少是細碎,要房委會花時間平整,興建公營資助房屋的數量也有限。此外,在運輸範疇,兩局也曾經推卸責任。在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移位一事上,記者追問發展局,時任局長陳茂波指路政署會交代,局方「實在沒有資料可以提供」,而路政署正是從屬運房局。

可以想像,如果運輸基建範疇撥歸發展局,一來土地和房屋資源使用可以統一處理,二來有關基建工程進度的資料會較整全。

上屆政府曾經提出「五司十四局」方案,運輸及房屋局有機會分拆,重組成房屋規劃地政局及運輸及工務局,但因為梁振英執意與成立文化局、增設副司長等項目捆綁一起,在立法會拉布下擱置重組。張炳良無以把運輸事務交托他人,直至離任。

港府近年矢志發展智慧城市,惟本港現時並非每間運輸機構皆有提供數據。(資料圖片)

重組目標不妨大膽 結合運輸與創科

房屋與土地規劃歸一,無可非議。運輸範疇的下場如何,可以商討。其實,在競選特首期間,曾俊華和林鄭月娥也提出分拆運輸及房屋局。曾俊華則提出成立規劃、地政及房屋局和運輸及工務局。林鄭的政綱是把土地和房屋範疇合併,並突顯海運和空運產業。因此,拆局是落實政綱的步驟,而二人也有意回到昔日架構。

與其回復昔日體制,不如有創新思維。政府積極推動智慧城市,何不將運輸部門併入創新及科技局,把開放數據、智慧出門、電子支付等科創目標,率先實踐在公共和個人交通工具,以及運輸系統。當然,正如「01觀點」所言,現任局長楊偉雄蹉跎歲月,阻礙香港創科發展。成立合併科技和運輸的政策局,必先撤換楊偉雄。

林鄭今天被問到分拆運房局的問題時,她強調暫時完全沒有這個計劃,又指面前很多工作「逼著去要做」,不想分心在架構重整改組,不會短時間內會展開這項具複雜性的工作。(張浩維攝)

不論重組與否 首要打破政策局界限 合力解決香港問題

陳帆是工程出身,但屬意拆局後掌管房屋,因為他上任時承諾「要解決香港人嘅住屋問題」,也因為劏房居民困境而哽咽,相信他真心服務社會。林鄭此刻澄清無意短期拆局,陳帆唯有再多管運輸一會。他受命當局長,受了俸錄,不能怪責架構龐雜,必須兼顧兩者,並且與副局長適當分工,切勿輕視運輸基建和服務。在此之上,運房局必須與其他局署合作,尤其是發展局,杜絕各自為政,更不能遇事卸膊,撇清關係。否則,任憑政府調動部門,施政依然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