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認同.觀點】愛國豈靠交流團 消除「他者」情緒 還看政策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提升港人的國民身份認同,一直是政府的重任,建制派亦經常為此扭盡六壬、出謀獻策。近日,新民黨發表「『青少年國民身份』研究報告」,「發現」青少年縱使認識國家,也不一定具國民認同感。這本來是常識,但建制派卻視之為大發現,難免令人搖頭。論者常謂要加強國情教育、讓年輕人認識國家富強一面,以為這樣就能提升國民身份認同,不過是「交功課式」的陳腔濫調,了無新意;若主事者當真要改變局面,必須從生活政策着手,讓香港人不再自覺是「他者」。

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研究學院總監呂大樂(中)認為數據很有啟發性,認為社會應反思為何學生在了解、接觸中國後仍批評中國。(余俊亮攝)

這份報告以年輕人為調查對象,發現他們大部分都曾到訪內地、懂得閱讀簡體字、有微信帳戶,也有近一半人有瀏覽內地網站的習慣、曾乘搭中國高鐵、有喜歡的大陸影視人物,而且會觀看大陸影視節目。可以說,香港的年輕人無非如同某些人所言般,對中國一無所知。儘管如此,只有大約三成半受訪者認為香港人與中國人身份可以相容,但有逾六成人對之抱疑問,甚至堅決認為兩者不可相容;結果,主持這次研究的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研究學院總監呂大樂教授後知後覺地表示,研究結果具啟發性,能證明「認識」和「認同」沒必然關係。其實,「認識」不必導致「認同」,本就是常理,用不着研究論證,不知政府和建制派是無知抑或懶得想新法門,才不停提出要多辦遊學團、加強國情教育這些「門面功夫」,結果當然事倍功半。

此外,另一種常見的說法是要令年輕人感受國家強盛,就能提升他們的國民身份認同,但這說法不單有違現實,而且絕不健康。提出這類說法的通常是老一輩人物,他們親身經歷國家由弱而強的轉變,對於國家強盛,自然別有一番感受,自豪、關顧、愛護等情懷油然而生,也是可以理解;然而,香港年輕人從沒體驗過國家動蕩、脆弱的時刻,在主流媒體的宣傳配合下,可以說,他們早已得知中國硬實力強大這一事實,是次調查也表明有近六成人同意中國可能成為世界強國。換言之,那些「長輩」以為年輕人不具國民認同感是因為不知中國強大,可謂捉錯用神。更甚者,愛國是一種高尚的情操,若將之與「國家強大」掛鈎,是否暗示若國家衰弱便無須愛護?以這樣的態度灌輸國民身份認同,無疑是一種不健康的策略。

「中國神華能源之旅」交流團大合照(勵進教育中心網頁圖片)

今次調查無疑能消除不少迷思,可惜的是,新民黨仍未能跳出窠臼,依舊提出政府應培養學生對中史的興趣、多辦交流團等搔不着癢處的方案。其實,要提升港人國民認同、消除自身的「他者」感覺,首先須減少政策上的差別對待。

回鄉證需要定期續領,難免令港人感到與國家之間的距離感。(資料圖片)

無疑,基本法確立了「一國兩制」政策,那是香港得以繁榮安定的基石,所以這裏不是說要改行「一國一制」,統一兩地的政治、經濟、稅務與法律等制度;不過,在現行框架之內,有些生活細節上的差別對待,確實令人摸不着頭腦,立法會議員謝偉俊早前指,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期只開放予內地居民,香港永久性居民則被列為「境外人士」因而不准參觀,即為一例;又如俗稱「回鄉證」的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需要十年一續,每次盛惠390元,恍如辦理國與國之間的簽證,同樣教人難以理解。其他諸如港人淘寶購物不在「全國免運費」之列、在港無法觀看內地網絡影片等,凡此種種樊籬,固然牽涉不少技術問題,但客觀而言,它們的確加強了港人對中國的距離感。香港不少人均不熱中於政治,要讓他們建立國民認同,靠的就是這些生活小事,但政府偏偏捨易取難,自然枉費心機。

香港政府要提升下一代港人的國民認同感,必須擺脫「加深認識祖國」、「加強自豪感」這些已被證明不能切中要害的陳腐方法;就此,如何在不影響「一國兩制」前提下盡量消除中港人民生活細節上的差別對待,當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方向。此外,香港的年輕人當中,也有不少人擁有甚強的國民身份認同,在一片本土浪潮中仍以當「愛國不愛黨的大中華膠」為榮,縱被朋輩嘲笑亦不以為忤,政府可有聆聽過他們的想法?抑或僅魯莽地視之為「反對派」而置之不理?政府與其茫無頭緒地探求令人愛國的方法,倒不如了解一下「大中華膠」的心路歷程,其所得或許甚具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