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頭山.觀點】倒泥頭禁之不絕 全民監測非難事 只欠政府魄力
泥頭清不盡,春風吹又生,連羅湖沙嶺也出現。非法傾倒泥頭、垃圾,破壞農地,污染泥土水源,影響人類及生物棲息,理應受罰,政府不容退讓。然而,此等行為禁之不絕,主因是政府部門缺乏合作,執法行動緩慢,加上犯事者洞悉條例漏洞,藉棕土營商謀利。民間團體和審計署、申訴專員公署等監察部門,多次建議政府修改法例和加強執法。行政部門不容疏懶,更應連結民間,全民監察土地違法使用。
異象輕易察覺 政府豈能矇然不知
日前有報章訪問羅湖居民,指有人自去年4月開始,在沙嶺的農地倒泥。剛巧去年2月另有居民向城規會申請在同一地點興建水耕種植場,被質疑先破壞後建設。規劃署指該處違例發展,去年11月已發出執行恢復原狀通知書,要求3個月內復原,但到本月初仍未復原,署方正考慮採取進一步行動。
「01觀點」小組運用 Google Earth Pro 軟件,翻查該地段的衛星圖像,初步發現跟村民的觀察脗合(見圖輯)。此外,比對去年11月及12月的圖像,在涉事地段不遠處的羅湖道,另有一處綠地「被消失」,未知改動原因。一般人透過免費軟件,安坐電腦也可捕捉土地用途異常,政府有資源和技術,可以頻密做高空監察和更新、比對衛星圖片,為何政府部門仍會走漏眼,容許不法分子倒泥。
規避法例致執法難 政府態度縱容違規
自從1983年「生發案」官司後,農地可以擺放雜物不算犯法,泥頭山愈來愈普遍,既省回堆填時間和運輸費用,又可以變成棕地,日後發展賺錢。即使後來政府修訂規劃條例,破壞土地依舊沒有收斂。
近期最令人髮指的案例,莫過於天水圍泥頭山。該土地為舊批農地,主要部份存放泥沙不算違反土地,只是隨傳媒關注、社運人士現場抗議後,規劃署和環保署「旁敲側擊」,用《廢置條例》和《空氣污染管制(建造工程塵埃)規例》等法例提控,罰款了事。無奈的是,該土地業主期後移平部份「山頭」及鋪上植被,成為高爾夫球練習場及燒烤場,並公然向城規會申請規劃許可。
審計署和申訴專員公署先後炮轟政府打擊非法傾倒建築廢料不力。當中,申訴專員公署在今年二月發表調查報告,抨擊環保署和規劃署在天水圍泥頭山及以往事例各自為政,缺乏跨部門合作。環保署多年來未有制訂主動巡查計劃,而且鮮有在非辦公時間派員巡查。規劃署向違規者發出執行恢復原狀通知書的時間冗長,有多宗個案長年沒有處理,又不嚴格要求業主把土地回復原狀,例如接納在被破壞的漁塘種草,縱容違法行為。
規劃署對公署查詢的回應,猶如為破壞土地賺錢開綠燈。該署指就涉及改劃申請的土地已進行執管行動,以及發出「恢復原狀通知書」,城規會會根據土地復修後的狀況考慮該項申請。即是說,政府默許「先破壞,後修補,再改劃」。
衛星圖像愈趨普及 官民齊手監測土地變化
對此亂象,長春社等環保團體,以及申訴專員公署也提出多項建議,嚴厲打擊非法倒泥頭,包括執法部門加強巡查,加強跨部門溝通和交流資訊,督促土地業主回復土地原狀。長春社特別針對法例長年缺失,例如不少鄉郊地方仍未有法定規劃圖則覆蓋,規劃署無容執法,成為非法堆填熱點,值得政府參考。
另外,港府聲稱要邁進智慧城市,管理土地的部門,更需要善用科技,防止非法傾倒及緝捕違法者。地政總署屢次被揭職員疏懶巡查及縱容非法霸佔官地,劣績斑斑。該署在去年九月起試驗以無人機拍攝圖像,協助檢控天水圍「泥頭山」佔用毗鄰官地。另外,環保署在2015年試驗在收集建築廢物車輛使用全球衛星技術,惟要全面推行則有私隱疑慮,公署要求署方從速研究細節並落實法例修訂。
其實,無人機、衛星圖像拍攝技術早已普及,政府部門採用已是姍姍來遲,必須急起直追,以助打擊違規行為。除着智能手機普及,免費高像素衛星圖像唾手可得,政府應設立渠道,讓市民容易經互聯網,報告土地異常使用的個案,方便部門實地測量跟進。同時,政府應建立和公開環境基線資料數據,比對土地變化。
建築廢料必須妥善處置,不能隨處丟棄,損害鄉郊環境,更應禁止藉破壞土地來發展謀利。這必須靠官民合力,檢討法例和借助科技,才能制止亂象延續,還香港綠色鄉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