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郊野山徑變石屎路 地區工程章法混亂
近日,發展局通過荔枝窩十二間村屋改裝成民宿的申請,可以預見,在設立民宿後,荔枝窩將吸引更多旅客來訪。但亦有人憂心,當地的自然風光將受到破壞。這憂慮不是沒有事實根據,早前《香港01》便曾報導荔枝窩的木棧道被改成混凝土,這改動除了有礙觀瞻,工程期間,也有年逾百歲的銀杏樹被毀。這些破壞自然環境的工程,在香港時有發生,作為責任人的漁護署、民政署必須反思其修路政策,有關工程不應草率上馬破壞香港郊野的自然風光。
郊野修葺工程 漁護署有責把關
現時,香港的山徑主要由漁護署修葺,至於由區議會、民政署申請的工程,則需經漁護署監督通過,也就是說,漁護署是郊野公園工程的把關人。
一般而言,香港大多數的山徑,都是就地取材由石塊、木材鋪設而成,也有部分山徑會保留原來的黃泥地,務求令修路工程和自然環境相融合,這些山徑向來受行山客歡迎,因為其風貌自然。然而,近年來,香港山徑的鋪設物料卻起了變化,出現了不少石屎山徑,當中包括屯門徑、元荃古道、沙田道風山一段行山徑,今次不幸被「石屎化」的荔枝窩步道,並非孤例。
但在特殊情況下,漁護署在部分環景惡劣的路段使用混凝土鋪路,可能難以厚非。現時為人詬病的混凝土山徑,多由區議會、民政署主導或建議興建,這些工程絕大多數並沒有實際需要。舉例說,上述荔枝窩的工程就由民政署建議,經區議會審批,屬北區區議會的「粉嶺及沙頭角之行山設施增建及改善工程」,事後有區議員解釋用混凝土修路,原因是該處的土地潮濕。
但事實上,米埔濕地、天水圍濕地公園的步道,均用上了木建築,將修路工程和自然環境盡量融合。這令人質疑,今次北區區議會在決定前曾否諮詢專業人士和其他持分者,還是只根據區議員的個人觀感下判斷?至於當局何以在屯門徑、元荃古道、沙田道風山這些本就不難行的山徑,也改鋪混凝土、甚至光滑的大理石,就更令人大惑不解。
地區工程章法混亂,早已為公眾詬病,如較為公眾認識的鰂魚涌「不能避雨亭」即為一例,《01觀點》也曾對這類問題作出批評。但令人失望的是,政府的有關部門一直沒有做好把關工夫,對問題視若無睹,令類似情況不斷出現,今次荔枝窩亂用混凝土鋪路,更教人氣憤。
混凝土山徑弊多於利 署方何以草率行事?
須知道,社會上已有不少組織、專業人士指出混凝土山徑的弊病。先說成本的問題,過去,署方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會就地取材,維修、鋪設山徑,因為山徑位處偏遠地區,運送材料的成本甚高。而混凝土要由市區運來,所費不菲,就像道風山的一段580米的山徑,已花上了200萬元,平均每一米需花上三千元,根本是一項「小白象」工程。
也許有人認為,在鋪設混凝土後,署方便可以減省維修費用,一勞長逸。然而,正如香港大學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曾指出,混凝土的疏水效果差,令雨水集中流向道路的兩側,形成槽流(concentrated flow),終會沖走泥土導致水土流失,如果水流太大,更會沖走混凝土結構下的泥沙,令道路崩裂或下塌。就像元荃古道的其中一段,在修建混凝土山徑後不足4個月,便出現上述情況。事實上,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早就用上疏水物料建路,據指新物料每分鐘可疏水50加侖。
有關部門要知道,市民到郊野公園遠足就是為了遠離繁囂、欣賞郊野景色,如果他們希望走混凝土路,那麼只要逛市區的公園便可以了,並不需要遠赴郊野公園。政府在70年代設立郊野公園的原意,是為了保育自然景貌,然而,署方修路的方式,似乎與此背道而馳;對行山的市民來說,更是多此一舉。
訂立山徑修路指引 防止鬧劇重演
對於山徑的問題,民政署、區議會在工程進行前,必須多作諮詢,避免環境再受破壞。至於漁護署亦必須做好把關工夫,也要監察工程的進度,不能再讓工程商破壞環境,重演荔枝窩的毀樹鬧劇。與此同時,由於現時的山徑修葺沒有指引可依,對此,署方可以參考外國國家公園的工程指引,訂立一個適合香港環境的版本,對施工物料、施工方式,以至施工資格有更清晰明確的規範,讓日後的郊野修路工程有例可依,防止山徑風光再受到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