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窮先可以睇牙醫?
政府2022年成立口腔健康及牙科護理工作小組,全面檢視政府提供或資助的牙科護理服務,並於上星期五(12月6日)公布總結報告。全份報告82頁,最引人關注的大概是這句:「政府將審視現時毋須資格審查的衞生署牙科街症服務的成本效益及安排,考慮為牙科街症服務引入資格審查,以確保公營醫療資源用得其所」。
衞生署轄下11間政府牙科診現時設有特定時段,為市民提供免費牙科街症服務,範疇包括治理急性牙患、處方藥物止痛、治理口腔膿腫和脫牙。牙科街症服務在2023年就診人次約為19300。以往診所於凌晨零時開始派籌,不少市民因而捱夜輪候。當局今年6月將登記時間改至前一日晚上八時,亦只是令排隊人龍提前出現,市民仍然要風餐露宿。
這次檢討報告提出12月30日起牙科街症引入網上登記系統,同時建議引入資格審查。姑勿論基層長者未必懂得網上登記,這樣即使解決了街頭排隊的問題,但在服務供應仍然不足之下,許多市民仍然無法得到服務,最終只會將街頭排隊改變成登記「塞車」。至於引入資格審查,根據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陳凱欣所指出,目前輪候者大多是基層弱勢,「家境困難才會輪候街症」,對於這些基層還再作篩查,做法形同鬥窮。
歸根結柢,目前香港2617名註冊牙醫根本不足以應付社會需求。根據醫療人力推算,香港在2025年、2030年及2035年分別欠缺210名、180名及120名牙醫。培訓一名牙醫要六年,如果只是用「遠水不能救近火」來作為理由,恐怕久久都未能提供足夠牙醫。再者,即使香港的牙醫整體人數足夠,但四份三人都在私人市場執業,據推算不足兩成牙醫在衛生署和醫管局服務市民。須知道牙科費用並不便宜,例如脫牙索價上千也是常見。換句話說,市民若然付不起光顧私人牙醫,就只能「鬥窮」才能輪候政府街症,這樣合理嗎?
活在香港,不只是看牙醫要「夠窮」。公屋以往超過限額五倍方會被「踢出」單位,現在又據說可能下調至四倍就必須遷出,而且富戶的租金都會調高至正常的三倍。就連領取失業綜援,不久前社會福利署才提出加入定期做義工的必要條件。近年政府主張精準扶貧,許多基層一下子「脫貧」,被篩出福利保障網。結果香港人要麼夠富裕,住得起私人單位,看得到私家醫生,要麼就得夠貧窮,才能符合社會福利的資格。但即使寧願一貧如洗,局長又會標籤為「躺平」,批評市民價值觀扭曲。
最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透露赤字千億,政府各方面的緊縮措施會否陸續有來?除了輪候牙醫,恐怕市民將來只會一再發現自己不夠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