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教育+科技=未來?探討21世紀學習新模式
團結香港基金專欄|王鐙淇
臨近年底,多場國際教育論壇同時舉行,主題不約而同圍繞一核心概念:科技與教育融合。各界都十分關注人工智能(AI)工具,特別是ChatGPT的崛起,為人們對於知識的獲取、掌控和使用模式所帶來的衝擊。「科技教育」與「教育科技」,兩個概念看似相似,卻不盡相同。前者着眼於「教育」,專注與如何透過教育使社會群體掌握科技的運用、培養科技素養;後者着眼於「科技」,專注在如何善用科技工具推進教學進程,提升學習成效。
教學重新定義 探索科技的應用與倫理
在人工智能不斷更新迭代的情況之下,確保AI技術在各領域高效且符合倫理標準的運用,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要議題之一,而「科技教育」是實踐這個目標不可或缺的一環。AI的運用重新定義教育對象,學習不單再局限於學生,老師、家長,甚至社會各階層都需要重新學習。
科教融合之下,現今的教學模式已從傳統的單向教學轉變為強調數據互動和人機互動的模式。因此,教育內容和方式也應隨之調整。學校需要重新構思課程教材,幫助學生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知識和思維模式,透過實際體驗讓他們了解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並嘗試應用人工智能解決社會問題。同時,應該積極將人工智能的倫理和風險帶入課堂討論,讓學生了解人工智能對就業市場的影響,並深入思考其道德意義。
以南京大學為例,在2024年起推出了「人工智慧通識核心課程體系」,將其列為新生必修課程,旨在透過提供更多關於人工智慧的深度和廣度教育,培養未來具備人工智慧素養的專業人才。該核心課程系統以「1+X+Y」三個層次構建,包括:
1門必修的人工智慧通識核心課;
X門AI融合的課程,不同學科開設關於人工智慧基本思維、技能,以及在不同領域的應用課,讓學生瞭解AI在數字經濟、社會中的應用和發展;
Y門由各專門學科開設與人工智慧深度融合的科目,由各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開設以「課程+專案」的課程。透過讓學生直接進駐重點實驗室等科研機構、龍頭企業等,親身體驗和參與最前沿的科學研究項目,培養學生解決跨學科問題的創新能力。
學校改變教學方法,透過層層進深的課程,從知識、能力、價值觀與倫理三個方面培養學生對於科技運用的全面認識,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這不僅是為了提高整體科技素養以應對當前科技的高速發展,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掌握在應對未來社會挑戰時保持競爭優勢的能力。
考評模式革新 重塑學習動機
政府近年在施政報告中對「科技教育」的著墨不少,包括全面推動學校STEAM教育、成立「數字教育策略發展督導委員會」,推動數字教育;「教育科技」方面,政府亦提出在初中科學科推出人工智能輔助教學先導計劃,以及透過優質教育基金支持的「電子學習配套計劃」,支援學校將AI融入學與教。
雖然政府透過政策和資金等多個途徑,著手推動STEAM教育以培養學生21世紀所需的技能;但筆者亦不禁思考若要全面推動教育變革,單從教學的内容和方式出發是否足夠?21世紀技能不再局限於學科知識,更多地關注於個人的批判性思考和分析、主動學習的態度、解決問題、應變和壓力承受的能力。
在目前公開試主要採用定量而非定性的評核模式下,能否準確評估學生對軟技能的掌握?是否能透過調整公開考試和校本評核的比重,加入能夠展現學生應用和解難能力的評核項目?而除了以學生的分數作為評估的重點,是否亦應該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納入評估(如探究過程中的態度、問題解決的能力和實驗精神),以更全面地評估學生在應對現實社會各種情況時對知識應用的能力?
公開試成績關係到未來升學就業,學生的學習模式受考評方式影響,學習重點亦自不然傾向於「較易量化」的傳統科目。因此,除了提供足夠資源外,我們或要考慮從考核制度、考評方式作出根本性的改變,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動機,同時為老師製造改變教學模式的契機。
引用一位前司長對香港教育體制的評論,「19世紀的課室、20世紀的老師、21世紀的學生」扼要描述了跨AI 世代的教育特色和矛盾。在資訊爆發的時代,21世紀的學生一鍵便能獲得所有問題的答案,他們最不缺的就是更多資訊。因此,老師、家長、學校,以至整個教育需與時俱進,不斷調整和改進,以應對不斷社會需求和科技進步的不斷變化。
作者王鐙淇是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
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